桃園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桃園區為桃園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桃園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其中在桃園區的中聖里,環境非常優雅,是個高品質社區,這裡沒有流浪貓,只有里貓,而且眼睛看到的每個喵星人都非常福態,可見生活安逸與幸福。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成立至今已18年,在隊長崔美瑛的帶領下,小隊發展蓬勃,現有志工52人,其中服勤超過10年的資深志工達22人。除了專注於環境清潔與改善髒亂地點,志工們還在社區設立了有機菜圃,積極推動永續農耕。菜圃內配備雨水回收系統、好氧堆肥設施及環保酵素等資源再利用裝置,全面實踐綠色循環的理念。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積極舉辦多元活動,其中以聞名全國的跳蚤市場最具特色。小隊設立公益攤位與臉書團購平台,將所得盈餘用於為流浪貓進行結紮。過去十餘年來,致力推動街貓TNVR計畫(以結紮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成功營造出中聖里友善的動物保護氛圍,並在集會所設立了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 此外,里內八大社區均設置資源回收站,自95年起,透過申請環保署資收站改造美化經費,結合社區自籌款,逐步建構完整的綠色地圖。資收站外觀整潔美觀,已成為社區新景觀;內部分類清晰有序,顯著提升居民回收分類的意願,並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展現環保與社區發展的雙贏成果。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建國百年清淨家園「百大績優村里」殊榮及「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志工優等獎、「全國環保志(義)工環境知識大挑戰競賽冠軍」、「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銀級」獎的全國最高榮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優等獎」…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崔美瑛隊長與大家分享,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才是真正且永續的環保行為,我們依然會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去宣導相關的理念;但這樣的行為模式和觀念,其實早已經變成大家的生活習慣了,而這也是中聖里最大的特色和驕傲!!
中壢區舊稱「澗仔壢」,是桃園市人口第二大行政區,在全國所有三級行政區之中,人口高居全國第三,結構上為客家人、閩南人以及外省人混居,並以客家人為多數,1970年代由於中壢工業區的完成,也吸引中、南部閩南人及台灣各地原住民移入。再加上近幾年增多的新住民,中壢區族群色彩十分多元。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於民國99年成立,已經過15年頭,現今在隊長王寧政的帶領下,小隊的志工人數已達到62人。除環境清潔打掃、解決髒亂點,因應「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推動種樹救地球概念,里上每年申請約500株樹苗贈予里民及動員志工於里公共區域種植,兼顧環境綠美化。而夢幻公園作為里內唯一的大型綠地,公園內植栽多樣且大樹林立,是居民重要的活動空間,設有14個資源回收站,並推動各面向低碳措施,如設置雨撲滿、愛心菜園、辦理跳蚤市場,推動環保友購站,不定期開設課程回收物手工藝課程,希望讓廢棄物能循環再利用。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服勤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中山里的街道巷弄,每週六早上6點準時出勤打掃,皆是全員出動。此外,中山里培訓志工加入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的「節能推廣志工隊」,每年參加增能課程及成果展活動,並於里上大型活動、社區住戶大會、學校園遊會及跳蚤市場中推廣宣導。另外中山里環保志工將集會所的頂樓布置為花木扶疏的星空花園,種植蔬果為弱勢里民提供愛心餐點,並用資源回收物製作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整個集會所美侖美奐,宛如一個親切又溫馨的里民樂園。 王寧政隊長表示,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多年邀請環保局針對「環境教育」、荒野保護協會協助如何「節能減碳」、中壢社會大學教導「食農教育」、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說明「淨零排放」、向低碳健康生活基金會學習「永續發展淨零建築」等增能課程,大幅提升志工對環境及淨零的認識,中山里的志工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也參與競賽及活動,參加過「資源回收及環境衛生工作」、「環保志工環境知識競賽」、「等里逗陣碳」、「村里環境清潔暨資源回收再利用競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衛生考評」、「績優低碳鄰里」、「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認證」、「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桃園市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衛生考評」、「經濟部村里節電大車拼競賽」、「桃園市環保團購站團購銷售競賽」…等等,這些優良成績,更肯定與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王寧政隊長與大家分享,經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