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桃園區】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桃園區為桃園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桃園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其中在桃園區的中聖里,環境非常優雅,是個高品質社區,這裡沒有流浪貓,只有里貓,而且眼睛看到的每個喵星人都非常福態,可見生活安逸與幸福。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成立至今已18年,在隊長崔美瑛的帶領下,小隊發展蓬勃,現有志工52人,其中服勤超過10年的資深志工達22人。除了專注於環境清潔與改善髒亂地點,志工們還在社區設立了有機菜圃,積極推動永續農耕。菜圃內配備雨水回收系統、好氧堆肥設施及環保酵素等資源再利用裝置,全面實踐綠色循環的理念。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積極舉辦多元活動,其中以聞名全國的跳蚤市場最具特色。小隊設立公益攤位與臉書團購平台,將所得盈餘用於為流浪貓進行結紮。過去十餘年來,致力推動街貓TNVR計畫(以結紮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成功營造出中聖里友善的動物保護氛圍,並在集會所設立了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 此外,里內八大社區均設置資源回收站,自95年起,透過申請環保署資收站改造美化經費,結合社區自籌款,逐步建構完整的綠色地圖。資收站外觀整潔美觀,已成為社區新景觀;內部分類清晰有序,顯著提升居民回收分類的意願,並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展現環保與社區發展的雙贏成果。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建國百年清淨家園「百大績優村里」殊榮及「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志工優等獎、「全國環保志(義)工環境知識大挑戰競賽冠軍」、「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銀級」獎的全國最高榮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優等獎」…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崔美瑛隊長與大家分享,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才是真正且永續的環保行為,我們依然會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去宣導相關的理念;但這樣的行為模式和觀念,其實早已經變成大家的生活習慣了,而這也是中聖里最大的特色和驕傲!!
最近的文章

【中壢區】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

中壢區舊稱「澗仔壢」,是桃園市人口第二大行政區,在全國所有三級行政區之中,人口高居全國第三,結構上為客家人、閩南人以及外省人混居,並以客家人為多數,1970年代由於中壢工業區的完成,也吸引中、南部閩南人及台灣各地原住民移入。再加上近幾年增多的新住民,中壢區族群色彩十分多元。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於民國99年成立,已經過15年頭,現今在隊長王寧政的帶領下,小隊的志工人數已達到62人。除環境清潔打掃、解決髒亂點,因應「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推動種樹救地球概念,里上每年申請約500株樹苗贈予里民及動員志工於里公共區域種植,兼顧環境綠美化。而夢幻公園作為里內唯一的大型綠地,公園內植栽多樣且大樹林立,是居民重要的活動空間,設有14個資源回收站,並推動各面向低碳措施,如設置雨撲滿、愛心菜園、辦理跳蚤市場,推動環保友購站,不定期開設課程回收物手工藝課程,希望讓廢棄物能循環再利用。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服勤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中山里的街道巷弄,每週六早上6點準時出勤打掃,皆是全員出動。此外,中山里培訓志工加入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的「節能推廣志工隊」,每年參加增能課程及成果展活動,並於里上大型活動、社區住戶大會、學校園遊會及跳蚤市場中推廣宣導。另外中山里環保志工將集會所的頂樓布置為花木扶疏的星空花園,種植蔬果為弱勢里民提供愛心餐點,並用資源回收物製作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整個集會所美侖美奐,宛如一個親切又溫馨的里民樂園。 王寧政隊長表示,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多年邀請環保局針對「環境教育」、荒野保護協會協助如何「節能減碳」、中壢社會大學教導「食農教育」、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說明「淨零排放」、向低碳健康生活基金會學習「永續發展淨零建築」等增能課程,大幅提升志工對環境及淨零的認識,中山里的志工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也參與競賽及活動,參加過「資源回收及環境衛生工作」、「環保志工環境知識競賽」、「等里逗陣碳」、「村里環境清潔暨資源回收再利用競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衛生考評」、「績優低碳鄰里」、「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認證」、「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桃園市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衛生考評」、「經濟部村里節電大車拼競賽」、「桃園市環保團購站團購銷售競賽」…等等,這些優良成績,更肯定與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王寧政隊長與大家分享,經多年的...

【平鎮區】新榮里環保志工小隊

平鎮區,舊稱「安平鎮」,位於桃園市中央偏南地帶。北接中壢區,西鄰楊梅區,東接大溪區,南連龍潭區。新榮里社區位於平鎮區與中壢區的交界地帶,其居民對「三界爺」懷有深厚的崇敬之情,並共同舉辦年度各項傳統活動。憑藉寺廟在社區中的影響力及居民的積極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凝聚了社區向心力,也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展現了在地文化與社區凝聚力的緊密結合。 新榮里環保志工小隊已經成立16年,志工人數73人,其中服務超過10年共50位,在現任的志工隊長鄧秀真帶領下,環保志工小隊團結的凝聚力和具有積極的態度。 在平鎮區46個里中,新榮里以老街溪、縱貫鐵路及振興西路與其他里相接,是行政區域中面積最小的里之一。從外界的視角來看,或許因為土地面積狹小,環境清掃的負擔相對較輕。然而,新榮里除了「地狹」,另一個顯著特點便是「人稠」。高人口密度帶來的垃圾量增多,以及更加繁忙的交通狀況,使得環境維護工作挑戰重重。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新榮里環保志工隊多年來始終堅守崗位,展現了無比的毅力與熱忱。他們不僅成功應對了環境清潔的各種難題,更以行動詮釋了志工隊的堅持與榮耀,成為社區環保的中流砥柱與驕傲。 新榮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績優志工隊優等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評比甲等獎」、「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特優獎」、「環境永續及綠色消費環保團購站績優單位團購銷售銀牌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清理菸蒂組金牌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清理狗便組金牌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創意啦啦隊優獎」…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鄧秀真隊長與大家分享了對環保志工隊未來發展的幾點展望。她認為,除了持續完成清掃街道、維護環境清潔等基本任務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努力:首先,積極與「安全社區」計畫結合,進一步提升里內行路安全,同時也大幅保障環保志工隊執勤時的人身安全。其次,加強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推廣「維護自宅及住家(店家)周邊環境是住戶(店商)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理念,讓更多人自發參與環境維護,共同營造整潔的社區環境。最後,構建更完善的里鄰通報系統,隨時掌握環境問題,並快速處理,確保社區整潔與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鄧隊長的這些建議,展現了對未來發展的全面規劃與積極態度,期待新榮里環保志工隊能在未來邁向更高層次的成就,也期盼能有更多熱心居民加入志工隊的...

【蘆竹區】南崁里環保志工

蘆竹區南崁里原為南崁社所在,因早期當地南崁西北方地區(今蘆竹里一帶),原住民墾殖初期為蘆竹茂生之濕地,當地居民以該植物(狀似蘆葦)築屋居住而得名,南崁本以農業為主,近二十年來因為中山高速公路桃園交流道(俗稱南崁交流道)的興建,再加上地近桃園國際機場,蘆竹區的人口從原本的5萬成長到今日的17萬,其中大部分的人口增加歸功於南崁地區的快速發展。 南崁里環保志工小隊是一個成立了20年的成熟志工團隊,他們通過穩定高效的運作,持續推動環保活動,對社區環境的改善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有著重要的貢獻,在邱顯助隊長帶領下,南崁里環保志工小隊每月固定出勤2次,早上5點半開始清掃社區,其中有超過30名志工服勤超過10年,這充分展現了該環保志工小隊持久的投入與熱忱。 邱隊長表示,蘆竹區為進入桃園國際機場之門,南崁里又是蘆竹區行政中心所處位置之里,涵蓋金融、經濟、交通、警政、住商等綜合區域。南崁里環保志工小隊,在歷任隊長的帶領下,所有成員至始願意無私奉獻,均是以南崁里為榮加入社會服務行列;除此之外,環保志工小隊也參與南崁里所舉辦之粽葉飄香關懷弱勢、里佳節、年終歲末關懷獨居老人等各項公益活動;其他如:社區講座、競賽、休閒、聯誼等活動,也積極參與協助,展露更祥和、互助、團結的社區力量。 南崁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特優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頂尖組特優獎」、「環境永續及綠色消費環保團購站績優單位團購銷售銀牌獎」、「桃樂動物友善城市計畫甲等獎」、「111年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低碳永續家園銅級認證銅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保金頭腦特優」、「全國環保志(義)工群英會-資類分類王特優」…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邱隊長在分享他帶領志工隊的經驗時,感性地說道:「環境維護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呈現清新的城市風貌,能參與南崁里環保志工小隊,無論是體能、勞力、時間、經驗等都貢獻給社會,提供服務都是不求報酬的回饋,對於現今重要的環境議題也能盡一份心力。」

【楊梅區】永平里環保志工小隊

永平里是桃園市的一個行政區域,位於楊梅區的南部,永平里的歷史反映了楊梅區從早期農業社區到現代都市區的發展過程,從清朝的開墾時期,到日治時期的現代化建設,再到戰後的經濟發展,最終融入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永平里擁有豐富的地方文化,社區內有不少傳統廟宇和歷史建築。這些廟宇和建築物不僅是當地信仰的中心,也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場所。 永平里環保志工小隊是一個年輕的志工小隊,在104年成立,儘管該志工小隊成立不到10年,他們在社區環保事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們的努力不僅提升了永平里的環境品質,也促進了社區內部的環保意識和凝聚力。該里環保志工小隊志工的平均年齡50~60歲,這些志工大多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社區服務的熱情。他們的年齡和經驗使得團隊的運作更加穩定且高效。陶其瑞隊長在這支志工小隊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計劃未來繼續推動更多的環保活動,提升社區的環境質量。 永平里環保志工小隊的工作不僅涵蓋了廣泛的環保範圍,還積極參與社區中的各類活動。他們每月第二個星期天的固定出勤,不僅幫助保持了社區環境的清潔,也增進了社區服務和文化交流(客家伯公文化活動)( 社區關懷據點)。他們的工作展現了對社區的深厚關懷和對環保事業的堅持,對永平里社區的發展和居民的福祉做出了重要貢獻。 陶隊長表示,近幾年來極端氣候的災變越來越密集,災情也越慘重,才使得大家不得不重視環保問題,我們常說要力行環保,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落實環保生活,身為隊長的我以身作則,帶領志工團隊除了固定打掃日外,志工們也都會自動自發將里上環境保持乾淨,環保志工是維護市容、推動資源回收、社區綠美化等的無名英雄,辛勞穿梭在社區鄰里街道內為榮。 永平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甲等獎」、「桃園市績優再生物品修繕展售物流據點修惜站考評作業特優、優等」、「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保保衛戰優等」、「桃園市績優低碳鄰里績優等」、「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優等獎」、「112年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保保衛戰優等獎」、「低碳永續家園銅級認證銅獎」、113年6月榮獲「低碳永續家園銀級」晉級升等、113年榮獲「社區規劃清淨家園綠美化」、「111年成立社區水患自主防災訓練志工小隊」、「112年響應惜食珍惜食物-成立食享冰箱-力行綠生活」…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

【新屋區】頭洲里環保志工小隊

頭洲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早期的頭洲里地區主要由閩南人和客家人開墾而成。由於這裡的地勢平坦,非常適合耕作,因此早期的移民主要以農業為生,並逐漸建立了以農業為主的社區。 頭洲里環保志工小隊於民國103年成立,這支志工小隊的成立,主旨在通過志工的努力提升社區環境,他們在過去的10年裡全里大街小巷走透透,頭洲里環保志工隊在姜歐秀美隊長帶領下,對於社區環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了社區內的環保文化。在資源回收方面,志工小隊在「桃樂資收站」的運營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該環保志工小隊年紀最大85歲,最小25歲,不分大小每個志工都為社區服務,固定每個星期六早上出勤打掃,展現了社區中不同年齡層的合作與互助精神。 頭洲里環保志工小隊除了本里制定的清掃活動以外,每逢里內各土地公廟慶典節日時亦協助各土地公廟環境清掃,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在姜歐隊長號召之下齊心協力,發揮團隊精神,改善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創造美好的頭洲里。 姜歐隊長深知環保的重要性,她表示:「環保就是提升你我的生活品質,同時把好的環境留給下一代。我們都不希望生活在環境不乾淨的地方,因此我們要通過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好。」她的這番話充分體現了志工小隊對社區環保工作的堅持與熱情,姜歐隊長和她的志工小隊將繼續努力,讓頭洲里的街道變得更加乾淨、更美麗。她的願景是,通過持續的環保工作,讓每個角落都能保持清潔,讓居民在優美的環境中自在生活。 頭洲里環保志工小隊表現也非常亮眼,獲得許多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啦啦隊比賽創意演出獎」、「桃園市新屋區新屋全民運動會暨趣味競賽亞軍」、「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甲等」、「桃園市(桃樂動物友善城市計畫)推動動物保護績效特優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保金頭腦傑出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資源分類王傑出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資源灌籃高手優等獎」、「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等等,他們的努力和貢獻值得我們永遠的讚揚和尊重。 頭洲里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從早期的開墾到現代化的變遷,這裡的歷史背景成了瞭解桃園市及其周邊地區提供了重要的視角。然而姜歐隊長的願景和努力體現了頭洲里環保志工小隊的目標。她通過實施具體的環保措施,不僅提升了社區的環境品質,也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她的領導和志工們的奉獻為頭洲里的環保事業注入了活力,也為未來的社區建設樹立了榜樣。未來...

【大溪區】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市大溪區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 大溪區位於桃園市東南部,原為復興區的木材輸出門戶,以大漢溪為河運管道。雖然現在河運已經不再,但當地昔日的渡船頭仍然保存。大溪區以大漢溪為界分為河東地區與河西地區,仁武里位於河西地區埔頂重劃區內。仁武里修惜站是大溪區最早成立的廢棄傢俱重生中心,致力於讓廢棄傢俱重獲新生。 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已成立18年,在邱詠峻隊長的帶領下,小隊的志工人數已達59人。令人驚訝的是,志工的年齡範圍非常廣泛,從最年長的84歲到最年輕的43歲,顯示了這個志工小隊的特別多元和包容性。此外,小隊中有46位志工已服務超過10年以上,展現了他們對環保事業的長期投入和熱情。 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服勤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崎頂黃昏市場、太武新村周遭等地區。每次出勤約有50人參與,確保服務的持續性。他們每周六都有固定的出勤時間,為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種持續的投入和努力,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環境品質,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與發展。 在邱詠峻隊長的領導下,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積極在里上呼籲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並成立了仁武桃樂站。此外,在志工團隊的努力下,成立了仁武修惜站,專門讓仁武里的廢棄傢俱重獲新生。不少里民也會將收取到的廢棄或舊傢俱送至仁武修惜站進行整理,完成後再送給里內需要的民眾及低收入戶。這種讓廢棄傢俱重生的做法,獲得了大眾的肯定和支持。 仁武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績優再生物品修繕展售物流據點考評卓越獎」、「桃園市各里推動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工作優等」、「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境金頭腦團隊合作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環境保衛戰運動精神獎」、「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特優」、「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甲等」、「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資源灌籃高手優等」…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邱隊長跟大家分享,參加環保志工並不是個人的義務,更希望藉此帶動社區鄰里一起投入,為了大家的環境及生活品質,不分年齡、階層、背景,只要為了環境,不畏髒亂、不辭辛勞,為愛護地球環境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