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龜山區】南美里環保志工

【龜山】【閨密一起做志工,賣早餐也賣人情味】

原住在南上里的金花與住在南美里的秀釧是在國標舞班認識的,秀釧擔任鄰長長達23年,同時也是國標舞老師,金花加入後,兩人因興趣相仿,彼此逐漸熟識,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金花不久後便搬遷到南美里,在黃里長號召下加入環保志工。秀釧平日開早餐店,志工們掃完街道後,金花便會去她店裡煮煮咖啡、煎煎蛋餅,與秀釧閒話家常,南美里屬於透天屋的居住型態,方便大家互相照應,藉由志工小隊的服務與秀釧、金花的溫暖互動,早餐店成為鄰里間的訊息交換中心,也是社區媽媽們的情緒抒發據點。

環保志工們就這樣從無到有,從克難到福利,開始興盛與茁壯,目前里內有40名志工,年紀最長到81歲,依然每周惦記著要割草,服務精神可佩。

【為維護環境而強悍的里長--黃雅蓉】

黃雅蓉擔任5屆的南美里里長,資深與嚴格並濟,她想起當初在毫無資源下,竟得到龜山鄉整潔比賽第一名,而第一名的難得之處,除了毫無資源吸引志工外,里內更有黃昏市場、河濱公園等容易產生髒亂與狗便的地點,甚至還有工廠會趁機丟出事業廢棄物要給清潔隊收運,她毫不畏懼的跟業者理論,數次交鋒,不畏強權,毫不妥協,終於讓業者循正常管道清運,不再丟入南美里。雅蓉說:「為了南美里的居民,我當然要強悍起來,我有那麼多的好姐妹(志工們),大家一起努力,才會有好的環境給大家」。


【都沒看到環保志工掃地?因為你們沒他們早起】

秀釧與金花擔任環保志工時,偶爾會聽到有人問說:怎麼都沒看到環保志工出來掃地?環保志工真的有掃地嗎?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對志工隊的疑問。

在每月的第二周環境清潔日,南美里的志工們凌晨5點半就集合,天剛開始矇矇亮,大家就分組清掃,掃了四個小時也才到9點半,這時許多人都還在被窩睡覺呢!所以,想要看到志工隊清掃的現況,一定要起的早,就會看到不分春夏秋冬都早起奉獻的環保志工們,在南美里公共街道掃地、撿垃圾、收瓶罐的身影!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沒有白吃的午餐】

環境整潔靠大家,大家都知道是一句口號。

沒有行動力等於什麼都沒有,以前有句話說自掃門前雪,用來形容自私的人,但現代社會,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先把門前雪掃好,因為當大家都身體力行把自家門口都打掃乾淨時,整體社區環境也就自然變乾淨了。

雅蓉說:里內有許多小朋友想做志工,蓋學習點數,她認為這不是交差了事,她一定讓同學們親自去撿垃圾、掃街道、拆廣告紙、做資源回收分類等等,不親身經歷當志工的辛苦,就不會知道當志工的偉大。她很慶幸有許多同學在做完志工之後愛上做志工,讓她的座右銘--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也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得到實踐。

【姐妹情深,彼此打氣,回憶從臭咪摸到乾淨飄香的南美里】

秀釧與金花可說是不跳舞不相識的好姐妹,國標舞與歌唱班讓他們有共同興趣,環保志工又讓他們有共同付出與回憶。秀釧想起20多年前的南美里,滿街都是垃圾與雜草,還有停車場臭酸、長蟲的餿水與垃圾包、檳榔杯等,讓她不禁懷疑大家的道德感怎麼消失了!一開始撿垃圾真的是要掩住鼻子才能不聞到惡臭,透過大家的努力,漸漸把環境清乾淨,垃圾相對變少了,有了好姐妹金花的加入,彼此互相打氣加油,彼此分享心情與美食,讓艱苦的工作變成甜美的,讓付出更有意義。

對雅蓉歷經20幾年的情感相挺從不打折,許多節日活動,只要雅蓉一句話,她們就奉陪到底。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從無到有的志工之路讓他們心懷感謝,每天生活的點滴都已經跟志工脫不了關係,未來還是會一起努力,把這條路走的更遠更豐富。

回到首頁> 桃園市環保志工網站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園區】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

圳頭里的名稱確實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這個名稱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舊名「圳股頭」,而地名則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六年(1728年)。當時,漳州府龍溪縣的一位叫做郭光天的人奉清廷的命令率領一百零六人來到臺灣開墾。他們在舊大園國中南邊的新街溪引水灌溉,建立了這個聚落。因為這個聚落建立在引水渠頭的位置,因此得名「圳股頭」。後來民國103年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今天的大園區圳頭里。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民國93年8月成立的社區環保志工隊。在這過去的20年中,該志工小隊已經成為當地社區環保的重要力量。在卓榮騰隊長的帶領下,小隊的志工人數已達到63人之多。令人驚訝的是,志工的年齡範圍非常廣泛,從最年長的76歲到最年輕的25歲,這顯示了這個志工小隊的特別多元和包容性。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服勤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圳頭里的上街道和公共區域。他們的工作包括公園綠美化、植樹養護,以及社區和軍史公園公廁的認養維護工作。此外,他們也負責空氣品質淨化區的認養工作,以及桃樂資收站的資收換好禮服務。除了實際的環保工作外,他們還積極推廣綠色消費和綠色採購觀念。為了確保服務的持續性,他們每周六和日都有固定的出勤時間,都是為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卓榮騰隊長的領導下,環保志工小隊更是在里上積極執行資源回收、綠美化和拆除違規小廣告,使得圳頭里的街道與電線杆都保持乾乾淨淨,另外環保志工們也會不定時參與淨灘服務,圳頭里的軍史公園旁更是紅樹林濕地復育區,多虧了志工們努力的維護環境,使得這片土地的生態豐富且多彩,因為代表濕地復育相當成功,這充分顯示環保志工們的奉獻精神和對環境的關注,特別感謝志工們守護我們的家園。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特優」、「桃園市環保寺廟認證評鑑銀牌獎」、「桃園市大園區智慧節電村里評比第一名」、「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村里評鑑銅牌獎」、「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優等」、「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金牌」、「桃園市資源回收業務評鑑金牌」、「桃園市綠色團購推廣工作評鑑金牌」、「環境永續及綠色消費環保團購站績優團購銷售金牌」、…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

【觀音區】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樹林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樹林仔庄」,是臺灣桃園市觀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樹林里、富林里不含東北端及東南端。後來103年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今天的觀音區樹林里,樹林里屬於農村混合工業區型的社區,位在觀音工業區內。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於民國99年10月成立的,他們在過去的13年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樹林里環保志工隊在劉莉卉隊長帶領下,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努力改善社區的環境,每個街道都有志工打掃的身影。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他們也毫不畏懼地投入工作,一次又一次完成社區營造的計畫案。尤其在七、八月暑假時,毒辣的太陽真讓人煎熬,每天都用汗水換取社區的美好,這種毅力和奉獻精神令人敬佩。志工們說:「看到社區變得乾淨,聽到社區居民稱讚的聲音,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確實是社區的環保楷模,他們在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和廚餘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有效地降低了垃圾產量。此外,志工們還通過將菜葉和水果殘渣投入堆肥區,製作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增加了瓜果的產量,提供社區關懷聚點使用。     該里志工隊每月固定2次出勤,出勤時數超過300小時,這種奉獻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為環境保護和社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還結合企業社會資源連結外藉勞工,進行環境清理整頓及清除髒亂點工作,也啟發讓更多外藉人士投入到環保活動中,目前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服勤超過10年就高達24位,感謝他們多年來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表現也非常亮眼,獲得許多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績優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特優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甲等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優等獎」、「桃園市績優低碳鄰里銅牌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資源分類王優等獎」…等等,他們的努力和貢獻值得我們永遠的讚揚和尊重。     劉莉卉隊長回想起,由最初的被動、虛應故事心態,原因是不了解志工服務精神,又有點放不下身段,但經過不斷的上課,和社區幹部開導帶領下逐漸適應,在這13年裡辦理了大大小小的活動、各項競賽及評比,榮獲各種奬項及...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營盤里目前有2000多戶人口6000多人,面積範圍大,有綠九公園、長青路整條、最遠到營盤古道,最久以前還包含山上的土地公,現在重新劃分範圍,就不再包括那一處。營盤里環保志工隊人數約62人,目前有五對夫妻檔都在隊上服務,春華與慧子夫妻便是其中一對。環保志工小隊每兩周固定分組出去掃地、清潔環境,從不延期,不論颳風下雨或寒流來,都照樣出勤,充滿奉獻精神,里長黃秀鳳說:「當環保志工很辛苦,像我們有個綠九公園內的樹,到了換葉季節很容易掉葉,所以志工們掃落葉就掃的非常辛苦,也因為落葉被風吹到馬路上,怕影響安全,所以志工們一定要將落葉掃的非常乾淨…」。 慧子雖然還沒退休,但當志工很久了,一開始是從慈濟進入志工領域,接著也有去關懷據點幫忙,她說當時也想要去掃地,但不怎麼加入,約10多年前,在慈濟場合遇到前環保志工小隊長王榮添,王知道她的想法後,邀請她加入環保志工隊,於是她就這麼做了環保志工,她記得當時仍在工廠上大夜班,每每到了周六一大清早,志工們要集合掃地的時間,她周五晚上就會跟工廠請假,周六一早準時跟志工夥伴們一起出勤掃地。 慧子的先生春華一直以來都是慈濟志工,與太太的理念相仿,投入志工後,他說做志工最重要的是一顆心,只要有時間,哪邊有需要就會去做,不是看到有回饋才做。以他熟悉的骨髓幹細胞領域來說,他建議健康的人可以先抽血做骨髓建檔,條件為滿18-46歲,身體健康沒有癌症即可先去抽血,之後讓有需要移植骨髓的人可以從資料庫配對。至於其他志工種類,例如關懷據點志工、廟口(五福宮)巡守隊志工、衛生所志工等等,都可以利用有空的時間再去做。 春華與慧子夫妻平日閒暇之餘化身城市無毒農夫,栽種蔬菜自給自足,拒絕使用農藥與除草劑,多收成的蔬菜也會與好友、鄰居共享,春華將退休生活安排的充實又開心,志工工作實踐了青年10大守則「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諦。曾經很多人以為當志工都能享受很好的福利,但老實說,當志工奉獻的時間體力更勝於所謂的福利,如果每個人都能將寶貴的時間那來做社會服務,那環境就會更整潔,社會就會更有愛。慧子說:『我們做關懷據點的時候,也會有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等,社會的角落需要一點愛、一點關心,我們多付出,不要計較,也不管別人怎們想,就會有多一點能量,讓社會(社區)更好』。 營盤里長黃秀鳳也說,很感謝夫妻倆對里內環境的幫助,由於他倆的優秀、責任心、注意細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