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蘆竹區】坑子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曾彩鳳、曾賴月子 在蘆竹區坑子里有一對母女檔,一起擔任環保志工超過20年,媽媽曾賴月子女士在年輕時,自己花錢加入義工隊,在早年環保志工隊尚未有雛形與制度的時候。雖然,賴月子已忘了當初為何要繳錢才能做義工,但女兒彩鳳卻記憶猶新說:『我媽媽很熱心,幾十年前,還自己繳500元去做義工』! (註:或許當年是社區私人性質義工,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賴月子今年83歲,擔任環保志工直到去年,有天突覺身體不適,行動不便,目前雖以輪椅代步,還是積極復健中,她說:「如果身體好了,還是想繼續做志工,去掃地讓我快樂,也忘掉很多煩惱」。賴月子因為熱心,至今得過許多獎項,例如107年的長青楷模、108年的志工貢獻金質獎與高齡志工金質獎以及109年的績優家庭志工獎。賴月子的女兒彩鳳,今年63歲,白天仍在上班,打算這兩年退休,個性開朗活潑。她說:「我原本以為人生只要盡好本份,不造成別人負擔與困擾就好,直到跟著媽媽一起做環保志工後,想法才慢慢改變,透過打掃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發揮小小力量改善周遭環境,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彩鳳也是關懷據點志工,經常透過幫長輩們量血壓時一起閒話家常,了解老年人渴望熱鬧與被在乎的心理需求,她將之轉換到與媽媽的相處上,母女間的相處更佳融洽,加上一起做環保志工的原因,兩人的話題經常是哪裡還需要加強清掃,有媽媽的帶領,彩鳳體會到付出的快樂,尤其她們早已練就「不求回報」的心。因這份堅持,在民國100年時,她獲得環保績優志工獎;108年獲得志工貢獻金質獎,相信彩鳳與月子媽媽這20多年來的志工生涯,會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有意義的回憶。

【大園區】環保志工業務承辦人

大園區-許淑菁 大園區環保志工承辦人許淑菁,升格前在大園鄉公所,以約僱的身分在社會課服務,每天都會面對低收入戶的問題以及需要政府補助的家庭們,那段時間她很有耐心協助大家如何辦理各項補助,也看盡很多家庭的潦倒滄桑,心地善良的淑菁,並不覺得這業務是一件苦差事,每遇到一個案件,都有著將心比心的感受,希望盡快幫助對方,細心審查案件,若是符合政府可補助的標準,她都會飛速幫忙。(圖一) 在民國103年12月25日,桃園縣正式升格,原12鄉鎮市的清潔隊整併,她努力的準備清潔隊員考試,不僅通過筆試與口試,當時女生還必須扛著15公斤沙包折返跑,她的成績通過了升格後第一次清潔隊員招考,順利錄取。進入大園區中隊服務後,接手環保志工業務,開始學習當承辦人,一個人負責整個大園區共18個志工隊,所有陌生且難度高的業務,在她細膩與認真的學習下,逐步做好每個環節,每月勤開會,仔細教導志工隊如何申請相關行政程序,包含出勤打掃填報、群英會趣味競賽、經費申請與核銷、志工時數統計與績優志工申請等等,另外,她還有自來水與非自來水的業務,敬業的她秉持學無止盡的精神,讓自己不管承接哪個業務,都能有稱職與優秀的表現。 當我們問起「擔任社會局承辦與環保志工承辦最大不同的心得」?她說:「兩種是截然不同的業務性質,我都把這些列為可幫助他人的工作,前者可幫助貧困家庭,後者可幫助提升環境,幫助那些認真付出的志工們,還能當里長的溝通橋樑」!她認為在公部門,做好一件事,就等於為社會與民眾多做一件事。所謂滴水穿石、所謂以柔克剛,就是像淑菁這樣,能量慢慢累積,以細膩的心還有積極的精神,盡好自己本分,協助環保志工隊業務推動,便能讓大園區航空城的環境更為提升,更加乾淨。

【大園區】海口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陳義雄、陳莊秀英 陳義雄與莊秀英是海口里環保志工小隊的夫妻檔,兩人在52年前結婚,當時秀英還是位21歲小姑娘,在電子工廠上班,退休後與先生開始加入志工行列。平日最大的興趣就是當快樂農夫,喜歡養雞、煮飯煮菜、有時候律動一下身體跳跳土風舞之類的,目前與先生一起做環保志工,過程有辛苦有勞累,但他們知道「人生要活就要動」,在志工隊的出勤上可謂風雨無阻,義雄阿伯說:「我們的身體因勞動而健康、生活因付出而滿足」。 秀英的先生陳義雄,今年已經81歲,走路較為緩慢,但身體硬朗,笑容可掬,聲音底氣十足,年輕時當漁夫,捕魚回來賣,不再捕魚後,閒暇時間就種種菜,也將自己種的青菜提供給社區關懷據點,有時間也會煮給大家吃,義雄阿伯說:「我們能做得不多啦,也不是拿錢出來做善事,種菜有多的就不要浪費,煮一煮大家一起吃,吃自己種的菜才會健康啦」。可愛的太太秀英說:「我們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了,我都等不及志工集合,很想趕快先掃地,把地掃乾淨看了才舒服」。義雄阿伯也附和著說:「她(秀英)很厲害,4點起床先煮粥給我吃,吃完要出去打掃天都還沒亮」。由此可見夫妻感情互相依偎的很緊密,也展現單純生活的那一面。義雄阿伯認為,他們做志工沒有別的想法,純粹希望利用人生有限的時間,能付出多少算多少,也不用計較什麼,有的吃就吃,身體健康跟心情開朗,比吃山珍海味好的多。太太秀英今年也75歲了,兩位都算高齡志工,對於吃喝玩樂並無太大感覺,只想好好的為家鄉服務。 由於大園區有四個里被規劃為航空城徵收地區,海口里正是其中之一,能搬遷的里民們都陸續搬遷了,義雄阿伯與秀英也即將離開,目前的海口里環保志工隊分成3組打掃,有田寮組、光明街組以及海口組,因地廣人稀,服勤範圍大又分散,即使這樣,都不影響義雄與秀英繼續拿起掃把與夾子的決心,只要環保志工隊存在,他們就會與海口里的所有夥伴們,為環境而努力!

【龜山區】環保志工業務承辦人

龜山區-陳怡君、金佑陵 我們熟知的怡君,是一個說話很快、做事很快,思考也很快的女生。 她從桃園升格後便接了環保志工業務,從民國104年一路到現在,志工承辦的資歷已有7年之久,她平日個性大而化之,也樂於助人,環保志工的業務範疇內,也沒什麼事情能難倒她,雖是大喇喇的個性,但做事細心並要求完美,就是怡君讓人信任的基本特質。 佑陵曾做過人事、節能減碳等業務(包含環境教育、推動低碳婚禮等等),在106年6月時,接下環保志工業務,歷經多年來的洗禮,從當時遇到狀況的不知所措,到目前與里長間溝通的成熟練達,佑陵用她特有的方式建立很好的基礎,能幫區內32個志工隊辦理各項計畫推動與核銷,解決疑難雜症等等。她坦言「一開始心很累,許多業務不知從何著手,但慢慢會開始有成就感,志工隊的大哥大姐們會給予努力的回饋,尤其是清掃街道與比賽的使命感,總令人感動」。 環保意識抬頭,環保志工近年來人數也不斷成長,志工業務也越來越繁重,承辦從一人增為兩人,怡君與佑陵共同分擔與分享,怡君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曾經最艱苦的一段日子,終於過去了」。(意指升格初期的規章制度草創階段)。也正因為怡君的急性子與對業務的掌控力與熟悉度,佑陵在怡君的協助下,做事如虎添翼,兩人的個性與做事方面皆為互補,總能將難度高且繁雜的志工業務,有條不紊的完成。怡君說「我只要看佑陵正在忙,我就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哪個部分」,如此難得的默契,在現代職場共事實屬難得! 

【龜山區】舊路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吳進坤、胡玉英      吳進坤與胡玉英夫妻是舊路里環保志工隊的夫妻檔,今年66歲,40年前兩人依媒妁之言結為連理,至今仍維持著夫唱婦隨的恩愛模式。進坤低調寡言愛種菜,26年前,在當時的村長邀約下,進坤成為環保志工,常在工作之餘為鄉里環境盡一己之力,當時他也在「護鄉大隊」(即巡守隊前身)擔任志工,晚上經常要排班巡查到清晨五點,雖說十分辛苦,但他仍樂於奉獻。 玉英個性樂觀勤奮,擅長傳統美食,過年過節會做年糕、油飯、菜包、紅龜糕等等。侍奉公婆與料理家事皆難不倒她,9年前開始有比較多的時間可加入環保志工,與進坤一起清掃街道、做資源分類,在節日時蒸糕(炊粿)分給志工並利用空閒時間製作環保掃把。因舊路里早期是農業區,每年冬至前後正是芒草花的採收季,村民會全員動員,將採收好的芒草經曬乾梳理後,便可製作「芒草花環保掃把」,由大到小都能製作,小掃把尤為討喜,這也是玉英的手工強項,用紅色繩索綑綁固定與修剪後,模樣實用可愛,還具有招財、避邪之效。 舊路里目前有62位志工,在靠近長庚分院的西勢湖路,有個山溝經常被亂丟垃圾,形成髒亂,加上路小車多,特別難打掃,平日均仰賴環保志工隊的幫忙。進坤總是帶小組志工去打掃,玉英平日雖花時間帶四個孫子,卻從沒漏掉當環保志工的責任。她說,他們夫妻開心做志工,呼籲大家環境要靠自己,也提醒民眾,環境教育需從小養成的重要性。

【平鎮區】建安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徐蘭英、邱慶賢 蘭英是一名家庭主婦,有三個女兒,於民國86年加入環保志工至今已25年,除了平常帶小孩,期間也擔任過建安宮廟志工,經常在廟裡有活動時,煮素粥素麵之類的,另外還身兼守望相助隊志工,樂於付出不計較。先生慶賢則在民國104年從工廠退休後才加入環保志工,夫妻倆熱心公益,協助里內清掃環境、除草與修剪樹枝,慶賢也因照顧臥床的媽媽七年,得到敬老楷模獎,夫妻倆互相扶持,到哪都可以看見雙方的身影,實為建安里的模範夫妻。 蘭英回憶說,她與慶賢既是鄰居也是兒時玩伴,兩家只間隔了幾戶,長大後就順理成章的談戀愛、結婚。婚後的蜜月旅行,是慶賢騎著野狼125摩托車載她去高雄壽山玩,第一站就到彰化八卦山,然後再到壽山,第二天往回騎到嘉義再去阿里山,都是很硬的行程,我們現在看似浪漫的事,他們當時覺得又累又甜蜜,畢竟騎車環島是很需要體力的。「但當時結婚就窮啊,也沒有拍什麼照片,只好這樣」,蘭英提起這段蜜月往事仍充滿嬌羞神態。 慶賢與蘭英今年邁入70歲,夫妻身體硬朗,笑容總掛臉上,看起來特別年輕。結婚近50年的婚姻生活,慶賢總是笑嘻嘻的對待妻子,在前不久里內舉辦紀念活動時,蘭英終於披上新娘服,還讓專人化妝梳頭,拍了許多開心的婚紗照,幸福洋溢臉上,也圓了她的白紗夢。擔任環保志工後,蘭英這幾年幾乎把能利用的時間都獻給資源回收站,年度服務時數在志工隊裡可達前三名,她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期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志工行列,一起讓環境更美好。

【龜山區】南美里環保志工

【龜山】【閨密一起做志工,賣早餐也賣人情味】 原住在南上里的金花與住在南美里的秀釧是在國標舞班認識的,秀釧擔任鄰長長達23年,同時也是國標舞老師,金花加入後,兩人因興趣相仿,彼此逐漸熟識,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金花不久後便搬遷到南美里,在黃里長號召下加入環保志工。秀釧平日開早餐店,志工們掃完街道後,金花便會去她店裡煮煮咖啡、煎煎蛋餅,與秀釧閒話家常,南美里屬於透天屋的居住型態,方便大家互相照應,藉由志工小隊的服務與秀釧、金花的溫暖互動,早餐店成為鄰里間的訊息交換中心,也是社區媽媽們的情緒抒發據點。 環保志工們就這樣從無到有,從克難到福利,開始興盛與茁壯,目前里內有40名志工,年紀最長到81歲,依然每周惦記著要割草,服務精神可佩。 【為維護環境而強悍的里長--黃雅蓉】 黃雅蓉擔任5屆的南美里里長,資深與嚴格並濟,她想起當初在毫無資源下,竟得到龜山鄉整潔比賽第一名,而第一名的難得之處,除了毫無資源吸引志工外,里內更有黃昏市場、河濱公園等容易產生髒亂與狗便的地點,甚至還有工廠會趁機丟出事業廢棄物要給清潔隊收運,她毫不畏懼的跟業者理論,數次交鋒,不畏強權,毫不妥協,終於讓業者循正常管道清運,不再丟入南美里。雅蓉說:「為了南美里的居民,我當然要強悍起來,我有那麼多的好姐妹(志工們),大家一起努力,才會有好的環境給大家」。 【都沒看到環保志工掃地?因為你們沒他們早起】 秀釧與金花擔任環保志工時,偶爾會聽到有人問說:怎麼都沒看到環保志工出來掃地?環保志工真的有掃地嗎?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對志工隊的疑問。 在每月的第二周環境清潔日,南美里的志工們凌晨5點半就集合,天剛開始矇矇亮,大家就分組清掃,掃了四個小時也才到9點半,這時許多人都還在被窩睡覺呢!所以,想要看到志工隊清掃的現況,一定要起的早,就會看到不分春夏秋冬都早起奉獻的環保志工們,在南美里公共街道掃地、撿垃圾、收瓶罐的身影!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沒有白吃的午餐】 環境整潔靠大家,大家都知道是一句口號。 沒有行動力等於什麼都沒有,以前有句話說自掃門前雪,用來形容自私的人,但現代社會,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先把門前雪掃好,因為當大家都身體力行把自家門口都打掃乾淨時,整體社區環境也就自然變乾淨了。 雅蓉說:里內有許多小朋友想做志工,蓋學習點數,她認為這不是交差了事,她一定讓同學們親自去撿垃圾、掃街道、拆廣告紙、做資源回收分類等等,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