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中壢區】中山里羅美珠

中壢區中山里-羅美珠 羅美珠,是中壢區中山里的環保志工,加入環保志工隊至今有9年的時間,期間榮獲多個獎項,於110年獲得桃園市志工貢獻獎「金質獎」,民國111年獲得環保署頒贈「長期參與專業獎」;團體活動競賽中,也曾得過最佳活力獎與最佳創意獎等等。美珠退休後,收到王里長邀請加入環保志工家族,當天正好也是她的生日,里長特地買了蛋糕歡迎她,從此,她與所有志工互相學習,貢獻自己所長,將當時靠近永福路有個被圍起來的髒亂點,清理乾淨後開始美化種樹,種植整排櫻花,成為地方上有名的賞櫻聖地,也被戲稱為「櫻木花道」,櫻木花道的改善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美珠的先生曾賢明於6年前也加入環保志工隊,夫妻倆人一起在志工隊服務。 美珠平日興趣廣泛,不僅常常廢物利用,手作很多有趣可愛的擺飾品,還在活動中心頂樓蒔花種草,養迷迭香、芳香萬壽菊、薄荷等多種植物,為了要有更優渥的土壤,她們利用養蚯蚓活絡、營養土壤,平日餵食果皮與菜葉,尤其是鳳梨皮更是蚯蚓們的最愛,蚯蚓排出來的糞便就是蚯蚓土,土壤越健康肥沃,種出來的花草會特別豐美,原本怕蚯蚓的美珠為了美好的植物,覺得養蚯蚓很有趣。美珠也有養蜜蜂,她自己訂蜂箱,在頂樓養了大約二萬隻蜜蜂,透過採蜜與授粉,盼延續大自然生態,蜜蜂飛出去5公里會再回到蜂箱,因為養蜂的關係,周遭都不能噴農藥,所以也讓環境得以保持無毒,以免蜜蜂們死亡。 中山里環保志工每周皆在王寧政里長的帶領下,出勤清潔打掃,有些被亂丟的衛生紙、牙簽、口罩、菸蒂等等,是美珠最不愛撿的「生化垃圾」,在疫情肆虐這幾年,他們撿這些垃圾都會特別注意安全,以不接觸到手或皮膚為主,必須小心謹慎。身為環保志工的美珠,是中山里是唯一代表桃園市去經濟部能源局上課,以推廣節約電器與能源,讓大家了解家中電器會耗掉多少電,包括冰箱、冷氣、印表機、電視等等,都要一一列下,記錄如何節電,並去學校宣導,美珠也將家裡的電線全部換新,冰箱與冷氣也換成有節能變頻功能的,讓節電從自身做起。美珠說,「改變」是她當環保志工最大的感觸,另外就是「延續」,如何讓改變好的環境繼續維護,是難度更高的事,她認為與志工隊的任務並非只有打掃,還肩負著影響周遭朋友能更加愛惜環境,養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才是最根本之道。

【龜山區】大湖里環保志工-林游麗雪

龜山區大湖里環保志工麗雪,一開始踏入志工是受到爸爸的影響,以前爸爸是民防人員,所以她就決定以後如果有空閒時間,一定要加入志工隊服務鄉里,另外因為政府徵收土地,所以搬家來大湖里,看到里長很認真為了社區在服務,所以就決定跟著里長一起加入志工行列。麗雪加入志工已有九年,好的事情就是看到居住環境慢慢變好,心情就很開心,里長還開玩笑,因為環境變好,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過程中難免也會遇到不理性的人,尤其是遛狗不清理狗大便,真的很困擾,有時候勸導還會被罵,里長花 了10年設置「黃金屋」撿狗大便,才慢慢改善這個情形,現在旁邊的公園也設置了寵物公園,讓黃金屋慢慢「退休」。 麗雪說:「能當環保志工我感覺很開心,因為可以認識很多的志工朋友,而且去外面看到別人好的地方,我們就學起來,回來自己嘗試,不管是資源回收品的利用,或是舊衣服的改造,還有公園的綠美化,看到這美麗的環境,每天心情都會很快樂」。里長在旁邊還說游大姐比她還認真,都會去學習新的事物,然後帶回來嘗試,而且游大姐手很巧,很多裝置藝術都是在大姐的手中完成。 麗雪本身有蕁麻疹,對一些化學成分過敏,志工夥伴就教他製作天然手工肥皂,她也很認真學習並加入很多巧思,如左手香手工肥皂還有天然母乳皂,麗雪很驕傲的說,她孫女從小就是洗這手工皂長大,保證純天然,若有多做的手工皂,她也會拿去義賣,將賺到的費用補助於社區關懷據點,很讓人敬佩。另外因為公園的樹木很多,所以落葉也多,大姐就去學習落葉堆肥,利用水果商削去的鳳梨皮和落葉來製作堆肥,再來種植一些蔬菜給關懷據點的長輩吃,真的是天然不灑農藥,里長也在旁邊表示,他們有設置雨水撲滿,種的菜都是利用雨撲滿的水來澆菜,這些做法都是身體力行做環保的體現。 麗雪希望未來可以將環保志工向外推廣,讓大家都來參與志工的行列,里長還表示麗雪一家都是志工,老公一起參加志工隊,媳婦也受影響,去學校參加圖書館志工,還在讀書的小孫女只要有空都會陪大姐去打掃,也是一名小小志工,希望長大能當國際志工,看來做志工除了是大姐的興趣,更變成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桃園區】中聖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范麗玲 自民國99年即開始接觸志工工作的范麗玲,其志工之路是從在女兒學校擔任志工開始,一路身兼各類型志工,現今則是一家手作坊的負責人。 她說:「當初是跟著孩子進學校,先選擇了所謂的保健志工,工作內容是在健康中心(保健室)幫學童簡易的擦傷口、包紮、冰敷等,這樣持續了五年」,之後有很多新媽媽陸續加入,她也覺得差不多可以轉換領域,便離開了健康中心,去當晨間志工,為小朋友說故事,一方面也開始陪孩子上手作學習課,讓自己有更多元的手藝,DIY材料多採廢物利用,成品也可美化校園,還曾幫學校彩繪樓梯與廁所綠美化。 麗玲多才多藝,身兼小學花藝社團老師、國中環保創意美勞DIY社團老師以及學校綠美化志工組長等等。她藝術般的巧手來自陪小孩上才藝班開始,因為陪孩子一起作業,才發現自己很喜歡手作這一塊,便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專才,以4~5年的時間,從基礎課程到取得講師證照,十足下了工夫。此外,她也在救國團的課程中學習烘焙且取得證照。麗玲個性專一、有始有終,既然要學就學的徹底,一開始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因為她「覺得好玩」的心態,最終竟也成功運用到志工領域,彼此相得益彰,讓志工生涯不僅有成就感,也增添美感。 麗玲加入環保志工的契機,是因為曾在關懷據點開課,用愛心與耐心陪伴長輩,不管是噓寒問暖還是傾聽,都投入相當多時間。另外也在里環境評比中,協助社區綠美化。她說:「當志工無法只做表面或以為可以殺時間」,她認為當志工是一種使命感,即使女兒現在已經大學了,她仍舊把志工當成生命的禮物,用愛與熱情的心和大家相處,相信這是她當志工13年來最好的成長。

【觀音區】金湖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謝萬生、陳美嬌 講起16年前當志工的時候,謝萬生回憶說,「我是被太太影響才去當志工的」。當年做志工,連掃地工具都要自己買,政府沒有補助,更別說還有便當了,現在的政府為志工著想,給志工服勤相關用具,也幫大家保險,所以相對之前的環保志工,可說幸福很多。他記得10幾年前,曾跳到兩米深的大水溝(類似中排)裡清垃圾,幸好在枯水期,他就剷起又髒又臭的垃圾,全身搞得髒兮兮,把整條水溝清乾淨。在務農家庭長大的萬生,平常喜歡喝茶,花了幾十年時間,收藏了近千支茶壺,交遊廣闊的他經常以茶會友,每天都有朋友到家裡喝茶,一天喝個上斤茶葉都不無可能,就連里長晚上十一、二點忙完公務後,也會去萬生家喝喝茶、歇歇腳,與他討論完環保志工隊的事務再回家。 金湖里目前最高齡志工86歲,萬生大哥會幫忙安排志工們適合的清潔工作,里內幅員廣闊,很多地方必須除草,沒想到86歲的志工拿起鋤頭或操作割草機依然靈活熟練,萬生大哥會體貼的多派一位志工互相照應,避免意外發生。太太美嬌對於做環保志工的觀念是:「做志工就不要計較,她常跟里長說,有事情就找她們夫妻,但如果是吃飯聚餐就不用找,她認為當志工須有正確觀念,要帶著歡喜心幫大家服務,這樣當志工才會快樂,想太多或計較太多就不用做志工了。」 金湖里在109年度獲得環境清潔評比競賽「特優」殊榮,萬生大哥回憶起那段時光,環保志工小隊配合里長政策,分為五組撿垃圾,一天打掃里內無數次,維持里內道路水溝沒有一張紙屑,讓風光明媚的金湖里放眼望去乾淨無比,萬生身為環保志工,為了里內清潔,每天走路超過兩小時、平均1.5萬步,每一步都是他對環境的關懷,用耐心與恆心做志工,遇到困難與誤解,他笑著說:「我們夫妻沒有拿錢,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當環保志工是我們願意無償付出許多時間,純粹只想讓環境更好而已」。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互相信任與幫忙,開啟良善的循環,當環保志工才具有意義。

【龍潭區】聖德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張義光、徐金桂 住在龍潭區聖德里的環保志工張義光與徐金桂夫婦,於民國100年時加入志工隊,目前已超過10年,平日協助社區環境巡檢,遇有亂丟垃圾,張義光會破袋檢查並由里長通報清潔隊處理。張義光先生今已82歲高齡,卻仍與妻子恩愛異常,雖然已經有點耳背聽不清楚,但還是緊緊牽著妻子徐金桂的手,生怕一放手,妻子就像小鳥般飛走了。張義光先生說:身為男人,他吃軟不吃硬,有一次與妻子吵架,妻子徐金桂問他:「你是不是不要我了」?當下,他被這句話痛擊,覺得身為男人,怎能讓太太說出這麼心碎的話來?反省自己,從此,他對妻子只有百般疼愛與包容,也不再與妻子吵架。 太太徐金桂人如其名,就是一個優雅且金貴、有氣質的奶奶,受訪當天張義光先生身著西裝、太太徐金桂女士身穿小洋裝、戴了頂毛呢雅緻的淑女帽,看的出來雙方對各項場合的重視,兩人結婚已有50多年,小孩有的在科學園區工作,徐金桂女士說:現在都不用幫忙帶孫子,他們只要把自己照顧好,生活中就是與先生一起做環保志工與祥和志工,奉獻自己的時間。 相差8歲的他們,在民國104年度加入了祥和志工,關懷老人與弱勢家庭,由妻子開車,張義光拍照錄影,遇生活困難者,會通報里長送物資到家。除了一個月必須出勤兩次的環保志工清潔打掃之外,還有每週4天去關心獨居老人,也陪伴行動不良的長輩回診或量血壓、送藥等等。由於張義光先生的耳朵聽不清,必須仰賴妻子徐金桂在他耳邊翻譯,妻子講話緩慢輕柔,張義光很快便能聽懂對方的意思,也能侃侃而談,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採訪過程中,他總是拉著妻子的手,將她當做心愛的珍珠,無形中給後輩積極正面的婚姻態度,讓大家知道,不用等到老了再去珍惜對方,看著張義光夫婦,我們知道,擁有現在,就要把握現在。

【中壢區】福德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賴愛珠、高琇桃 一進入福德里,眼球就被長長的圍牆畫作給吸引,簡直像進入藝術的展場,色彩繽紛,斑斕如畫,視線所及之處,既美麗又乾淨。有著傳統市場、國小與部隊的福德里,就像里名,被土地公守護著,讓這裡的居民,充滿溫暖而善良,平安而快樂。不管是色彩豐富的圍牆畫作,還是環境上的乾淨整潔,除了有居民自發性的好習慣之外,還歸功於不到50位的環保志工每天打掃、種花種樹、定期維護藝術工作大隊創作的「彩繪意象牆」,協助裝置藝術與公共藝術的乾淨完整。也因為里內積極推動美感藝術長達10多年,居民們的品味擢升,落實於生活中可使環保與藝術並進,大家都有個觀念:『如若缺乏乾淨的空間,襯托不出藝術與美感的可貴』。因此,福德里屢獲內政部表揚「全國標竿社區」獎,而被稱為大阿姨的愛珠以及慈祥和藹的阿桃姨,也正是環保志工隊裡既高齡又優秀的好夥伴、好姊妹。 福德里環保志工小隊有個第六小組,每天從早到晚進行打掃任務,由大阿姨(賴愛珠)所帶領,除了掃街,還包括清除雜草、清除電線桿、燈箱、變電箱上的違規廣告、撿垃圾等等,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小組就像充飽電的吸塵器,把里內的髒亂清得一乾二淨,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大阿姨愛珠與阿桃姨,今年都已是85歲的志工,不僅外表年輕看不出來,連體型也苗條輕盈,尤其是充沛的精神更不下於中年人。大阿姨愛珠充滿熱情,每天帶領夥伴們清除垃圾,維護環境,這兩年疫情肆虐,她還自薦去送餐,每週二、四的中午,她用推車慢慢步行,將餐點送到弱勢家庭或獨居長者處,即使她不會騎摩托車,也一樣在酷暑與寒冷天氣之下認真送餐。此外,大阿姨愛珠在疫情期間,也兼送防疫包給確診家庭,在鄰里間有「關懷包天使」之美稱,她說:「如果里長去送,萬一確診,里內所有的服務都會停擺,乾脆我自己去就好」,她自願去送防疫包的精神很令人感動。另外,她非常愛種植花木,家裡什麼花草樹木都有,當里長想要將梅花當成里花時,大阿姨愛珠就成為最佳的護花使者,讓里內的梅花一年比一年飄香。 另一位讓大家敬佩的是~阿桃姨(高琇桃),今年也85歲了,可說保養的非常好,臉上總散發著慈祥長輩的笑容,她因為熱心公益、教導有方、以身作則,常視晚輩如子,屢屢被里長推薦為模範母親人選,但每一次皆被她婉拒,所有的獎項對阿桃姨來說,猶如天上浮雲、錦上添花,阿桃姨認為她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並沒有特別優秀之處,謙虛的態度很值得後輩學習。她每天生活的目標,都...

【大溪區】一德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洪邱玉梅、莊呂秀鳳 一德里是大溪區範圍最大的里,屬狹長地形,有40位環保志工在里內負責清潔工作。呂秀鳳今年77 歲,從河合公司的操作員領班退休,照顧中風的先生,從10幾年前開始代替兒子做環保志工,這期間,自己的膝關節也去開刀,即使這樣也不影響做志工的心。之後結識了年紀相差兩歲的玉梅,兩人結伴共同擔任志工,秀鳳對工作無怨無悔、不計較付出,還經常當玉梅的救火隊,只要玉梅工作較多、分身乏術時,一通電話便能讓秀鳳去協助處理志工事務,秀鳳做事無怨無悔與不計較的心態,都讓玉梅看在眼裡,對她也像自己親姐妹一樣好。 邱玉梅15年前本在大溪鎮公所清潔隊服務,民國96年退休,隔年就加入環保志工隊,也因為在清潔隊做過,所以對於考核非常有經驗,當一德里在106年與107年獲得清潔評比,拿到特優獎時,玉梅就是一大功臣。玉梅是自我要求非常嚴格的人,為了榮耀,在考評期間不斷努力,即使因此與志工們發生了摩擦與爭執,她都不厭其煩的排解,更不畏辛苦的帶頭去做,終至獲得殊榮。玉梅因為熱心的個性,也獲得過長青楷模、模範奶奶、好人好事表揚以及推動環境保護有功甲等獎等等。雖然已獲得那麼多獎,但玉梅覺得這些榮耀,只是讓身上的責任更重,更需要做好模範。 秀鳳說:每次出勤打掃都是早晨五點,除非下大雨被里長取消,不然一大早就會集合,她通常4點就會起床準備,而一德里因轄區廣大,打掃起來並不輕鬆,她在大街小巷清煙蒂、水溝、積水容器、電線桿廣告等等。有了家人與女兒的支持,她一邊工作一邊訓練體能,藉由對環境的付出,也讓身體因勞動而更健康!邱玉梅目前正申請績優志工一等獎,在環境保護這個終身辛苦的工作下,堅持了29年可說是非常不容易,她說自己抱著「一日志工、終身志工」的信念,不管是守護、宣導或是「維護環境人人有責」這些理念,都是為了有更鮮活的生活品質,她也希望清山綠水未來不是口號,當大家真正的落實,愛護環境,我們的地球才會永續,一德里的秀鳳與玉梅,正是環保志工好姊妹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