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壢區】福德里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賴愛珠、高琇桃

一進入福德里,眼球就被長長的圍牆畫作給吸引,簡直像進入藝術的展場,色彩繽紛,斑斕如畫,視線所及之處,既美麗又乾淨。有著傳統市場、國小與部隊的福德里,就像里名,被土地公守護著,讓這裡的居民,充滿溫暖而善良,平安而快樂。不管是色彩豐富的圍牆畫作,還是環境上的乾淨整潔,除了有居民自發性的好習慣之外,還歸功於不到50位的環保志工每天打掃、種花種樹、定期維護藝術工作大隊創作的「彩繪意象牆」,協助裝置藝術與公共藝術的乾淨完整。也因為里內積極推動美感藝術長達10多年,居民們的品味擢升,落實於生活中可使環保與藝術並進,大家都有個觀念:『如若缺乏乾淨的空間,襯托不出藝術與美感的可貴』。因此,福德里屢獲內政部表揚「全國標竿社區」獎,而被稱為大阿姨的愛珠以及慈祥和藹的阿桃姨,也正是環保志工隊裡既高齡又優秀的好夥伴、好姊妹。

福德里環保志工小隊有個第六小組,每天從早到晚進行打掃任務,由大阿姨(賴愛珠)所帶領,除了掃街,還包括清除雜草、清除電線桿、燈箱、變電箱上的違規廣告、撿垃圾等等,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小組就像充飽電的吸塵器,把里內的髒亂清得一乾二淨,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大阿姨愛珠與阿桃姨,今年都已是85歲的志工,不僅外表年輕看不出來,連體型也苗條輕盈,尤其是充沛的精神更不下於中年人。大阿姨愛珠充滿熱情,每天帶領夥伴們清除垃圾,維護環境,這兩年疫情肆虐,她還自薦去送餐,每週二、四的中午,她用推車慢慢步行,將餐點送到弱勢家庭或獨居長者處,即使她不會騎摩托車,也一樣在酷暑與寒冷天氣之下認真送餐。此外,大阿姨愛珠在疫情期間,也兼送防疫包給確診家庭,在鄰里間有「關懷包天使」之美稱,她說:「如果里長去送,萬一確診,里內所有的服務都會停擺,乾脆我自己去就好」,她自願去送防疫包的精神很令人感動。另外,她非常愛種植花木,家裡什麼花草樹木都有,當里長想要將梅花當成里花時,大阿姨愛珠就成為最佳的護花使者,讓里內的梅花一年比一年飄香。

另一位讓大家敬佩的是~阿桃姨(高琇桃),今年也85歲了,可說保養的非常好,臉上總散發著慈祥長輩的笑容,她因為熱心公益、教導有方、以身作則,常視晚輩如子,屢屢被里長推薦為模範母親人選,但每一次皆被她婉拒,所有的獎項對阿桃姨來說,猶如天上浮雲、錦上添花,阿桃姨認為她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並沒有特別優秀之處,謙虛的態度很值得後輩學習。她每天生活的目標,都是有關里內環境整潔與幫居民解決問題,也是居民與里長間的橋樑。善良的阿桃姨,有幾次在路上發現貓狗等動物屍體,會親自將牠們挪移到陰涼處,播放誦經音樂給貓狗聽,再通知寵物禮儀社來運走火化,過程由阿桃姨自費處理,由此可看出她對死亡的尊重與儀式感,不管是對人或動物,都視生命的凋落猶如出生,實踐著她的佛心。阿桃姨與大阿姨愛珠兩位,都是從民國103年一起加入環保志工隊,辛勤又認真,她經常帶領志工夥伴清掃大街小巷、協助傾倒居家廢棄水,遇里民有紛爭總是給予關懷並化干戈為玉帛,處事優雅圓融。她說,「住在這麼美麗的地方,她感覺到幸福,能當環保志工,更是一種快樂,人生短短,能付出就是福報,凡事沒什麼好計較」。看到環保志工隊將福德里打掃的乾淨整潔,甚至榮獲環境評比獎,她將功勞歸功於里長與所有夥伴們,謙虛、豁達與不居功的性格,足夠成為後輩們最好的學習榜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龜山區】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市龜山區福源里,位於城市與山林交界的樞紐地段,是一處兼具歷史記憶與自然資源的社區。福源里原為「兔坑村」的一部分,因地廣人多,於民國87年正式分村獨立。這裡的地勢起伏有致,包含大同路356巷、湖山街、綠野街、河濱步道、福源街及福源山步道等地標,形成一個結合人文與自然景觀的多元地貌社區。特別是福源山步道,早期,這條步道是兔仔坑通往鶯歌的重要山徑,曾因荒廢而漸被遺忘。然而,透過地方居民與志工的共同努力,逐步重現舊日風貌,成為今日廣受歡迎的綠色步道。 在福源里深耕多年的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自民國91年成立以來,至今已邁入第22個年頭。由現任隊長顏福來帶領,這支小隊肩負起維護社區環境清潔與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責大任。目前隊上共有40位志工,其中年齡最長者為79歲,最年輕的則為36歲,整體平均年齡為66歲,展現出「長青與傳承並重」的精神。令人敬佩的是,當中有28位志工服勤超過10年以上,長年持續不懈地貢獻時間與心力,可謂是福源里的環保中堅力量,小隊平均每月約有35位志工出勤,每次服務時間長達4小時,這就是福源里能維持清潔與宜居環境的關鍵,用實際行動詮釋「在地守護者」的角色。 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能有今天的規模與成就,背後最大的推手,正是現任隊長顏福來。身為福源里的見證者,顏隊長親身經歷了社區從「兔坑村」到「福源里」的轉變。他回憶道,當年剛成立時,福源里環境惡劣,工廠林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居民對生活品質普遍失望。正因如此,顏福來決定挺身而出,召集志工伙伴,他們捲起袖子,從除草、整地、鋪路、種植,到建設涼亭與觀景台,幾乎全靠人力一點一滴完成一起動手改變家園。隊長顏福來表示:「環境清潔做得好,身體健康免煩惱。」這不僅是他對志工夥伴的勉勵,更是福源里整體環保文化的縮影。而這一切,皆來自環保志工的無私與堅持。他們讓這條步道不再只是通往山林的道路,而是一條通往人心、通往永續未來的希望之路。 福源里的經驗告訴我們,環境的轉變,並不需要浩大的工程,也不必仰賴龐大預算。只要有一群願意俯身做事的人,就能翻轉整個社區的面貌。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故事,是一段從荒煙蔓草走向綠意成蔭的歷程,更是一部由居民親筆書寫的環境運動紀實。走在福源山步道上,我們踩著的是他們親手鋪就的路,聞到的是他們種下的花木清香,看見的是他們堅持不懈的信念所開出的綠色之花。他們或許不是名人,也不會上新聞頭條,但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記...
【蘆竹】妍如姊志工生涯的開端,是自民國92年開始,參與南崁國小晨光媽媽及交通導護志工,本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持續在地方事務上熱情協助,於婦幼館完成基礎及特殊訓練後,加入環保志工的行列。當時普遍未建立垃圾不落地的環保觀念及習慣,社區總是有幾處髒亂點 污穢不堪,志工隊派員輪流站崗,勸導民眾愛護環境維持家園整潔,在志工隊鍥而不捨的努力下,打造社區成為一個清境舒適的家園。 自103年升格為桃園市後,五福村也成為中山里,擔任總幹事的妍如姊變的更加忙碌。本身還有工作的妍如姊,總在志工服務與工作間忙的不可開交,好加在妍如姊有位神隊友-全力支持她的先生,總是擔任她最強大的後盾,無論在志工服務或家庭事務上,都盡全力協助,讓妍如姊可以無後顧之憂,當位開心的志工! 妍如姊從事的是旅遊相關的工作,因此樂觀活潑是她的個性,在志工隊裡她總是能帶領大家一同參加很多活動,像是社區整體改造,將髒亂點改造成蔬果小公園,參加市府舉辦的志工群英會、績優里評比活動、濱海馬拉松啦啦隊環保道具製作比賽、低碳飲食料理等等。遇到挫折或是瓶頸的時候,樂觀的妍如姊總是先檢討自己,難過三分鐘,就再笑笑地前進,正向思考,就是妍如姊能在志工服務裡不斷前進的力量。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是個年輕的隊伍,里長黃淑芬提及,感謝這些年輕的里民願意投入社區服務的工作,在假日一早起床清掃,協助環境整潔,真的非常難能可貴。妍如姊也分享她的環保理念,節能減碳不單只是口號更應該實踐,藉由個人影響家庭、社區,讓環境更美好。節約能源愛護地球,物盡其用珍惜資源,才能留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生活! 回到首頁>  桃園市環保志工網站

【桃園區】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桃園區為桃園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桃園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其中在桃園區的中聖里,環境非常優雅,是個高品質社區,這裡沒有流浪貓,只有里貓,而且眼睛看到的每個喵星人都非常福態,可見生活安逸與幸福。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成立至今已18年,在隊長崔美瑛的帶領下,小隊發展蓬勃,現有志工52人,其中服勤超過10年的資深志工達22人。除了專注於環境清潔與改善髒亂地點,志工們還在社區設立了有機菜圃,積極推動永續農耕。菜圃內配備雨水回收系統、好氧堆肥設施及環保酵素等資源再利用裝置,全面實踐綠色循環的理念。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積極舉辦多元活動,其中以聞名全國的跳蚤市場最具特色。小隊設立公益攤位與臉書團購平台,將所得盈餘用於為流浪貓進行結紮。過去十餘年來,致力推動街貓TNVR計畫(以結紮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成功營造出中聖里友善的動物保護氛圍,並在集會所設立了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 此外,里內八大社區均設置資源回收站,自95年起,透過申請環保署資收站改造美化經費,結合社區自籌款,逐步建構完整的綠色地圖。資收站外觀整潔美觀,已成為社區新景觀;內部分類清晰有序,顯著提升居民回收分類的意願,並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展現環保與社區發展的雙贏成果。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建國百年清淨家園「百大績優村里」殊榮及「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志工優等獎、「全國環保志(義)工環境知識大挑戰競賽冠軍」、「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銀級」獎的全國最高榮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優等獎」…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崔美瑛隊長與大家分享,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才是真正且永續的環保行為,我們依然會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去宣導相關的理念;但這樣的行為模式和觀念,其實早已經變成大家的生活習慣了,而這也是中聖里最大的特色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