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營盤里目前有2000多戶人口6000多人,面積範圍大,有綠九公園、長青路整條、最遠到營盤古道,最久以前還包含山上的土地公,現在重新劃分範圍,就不再包括那一處。營盤里環保志工隊人數約62人,目前有五對夫妻檔都在隊上服務,春華與慧子夫妻便是其中一對。環保志工小隊每兩周固定分組出去掃地、清潔環境,從不延期,不論颳風下雨或寒流來,都照樣出勤,充滿奉獻精神,里長黃秀鳳說:「當環保志工很辛苦,像我們有個綠九公園內的樹,到了換葉季節很容易掉葉,所以志工們掃落葉就掃的非常辛苦,也因為落葉被風吹到馬路上,怕影響安全,所以志工們一定要將落葉掃的非常乾淨…」。 慧子雖然還沒退休,但當志工很久了,一開始是從慈濟進入志工領域,接著也有去關懷據點幫忙,她說當時也想要去掃地,但不怎麼加入,約10多年前,在慈濟場合遇到前環保志工小隊長王榮添,王知道她的想法後,邀請她加入環保志工隊,於是她就這麼做了環保志工,她記得當時仍在工廠上大夜班,每每到了周六一大清早,志工們要集合掃地的時間,她周五晚上就會跟工廠請假,周六一早準時跟志工夥伴們一起出勤掃地。 慧子的先生春華一直以來都是慈濟志工,與太太的理念相仿,投入志工後,他說做志工最重要的是一顆心,只要有時間,哪邊有需要就會去做,不是看到有回饋才做。以他熟悉的骨髓幹細胞領域來說,他建議健康的人可以先抽血做骨髓建檔,條件為滿18-46歲,身體健康沒有癌症即可先去抽血,之後讓有需要移植骨髓的人可以從資料庫配對。至於其他志工種類,例如關懷據點志工、廟口(五福宮)巡守隊志工、衛生所志工等等,都可以利用有空的時間再去做。 春華與慧子夫妻平日閒暇之餘化身城市無毒農夫,栽種蔬菜自給自足,拒絕使用農藥與除草劑,多收成的蔬菜也會與好友、鄰居共享,春華將退休生活安排的充實又開心,志工工作實踐了青年10大守則「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諦。曾經很多人以為當志工都能享受很好的福利,但老實說,當志工奉獻的時間體力更勝於所謂的福利,如果每個人都能將寶貴的時間那來做社會服務,那環境就會更整潔,社會就會更有愛。慧子說:『我們做關懷據點的時候,也會有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等,社會的角落需要一點愛、一點關心,我們多付出,不要計較,也不管別人怎們想,就會有多一點能量,讓社會(社區)更好』。 營盤里長黃秀鳳也說,很感謝夫妻倆對里內環境的幫助,由於他倆的優秀、責任心、注意細節,經...

【八德區】大同里-廖麗花媽媽、廖進見、黃麗文夫妻

八德區大同里-廖麗花媽媽、廖進見、黃麗文夫妻 通常一般的環保志工小隊總是在清晨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他們打掃的身影,但是在八德區有一群特別的環保志工小隊,大同里環保志工小隊,他們打掃的範圍在大湳市場內,所以只打掃下午時段。大同里環保志工小隊大部分的隊員都是在市場做生意的民眾,凌晨時他們要準備市場做生意,到下午結束生意才開始準備打掃市場,在大同里環保志工小隊有一組家庭志工,媽媽廖麗花在環保志工已經有17年頭,以前在市場協助賣豬肉,市場下班就去幫忙打掃,兒子廖進見在媽媽的影響下,也加入了環保志工小隊,連同太太黃麗文也是環保志工的一員,目前一家四口都是大同里環保志工。 在訪視的當下,廖進見大哥還在市場做生意,廖媽媽和媳婦麗文就在旁邊笑著說:「大同里的志工大部分都是市場的人,大家都很熱心,而且里長王錫文也是很負責,每天都會一直廣播要大家保持環境的乾淨,在里長的帶領下,里上的志工感情都很好,所以他們在做志工的當下都是歡笑不斷」。里長王錫文說大同里環保志工有一半的人都是60歲以下,所以他們志工小隊可說是相當年輕,大家都是朋友、鄰居,都會互相幫忙。 當廖大哥忙完時,我們就問他為什麼會加入環保志工小隊?廖大哥開玩笑的說:「因為里長辦公室就在對面,看他們在打掃自己不去幫忙好像不太好,所以就參加了」。這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看的出來廖大哥很珍惜他們現在的環境。里長說疫情期間,大家真的很辛苦,尤其當時,大湳市場還曾被列為足跡範圍,大家都很緊張,但廖媽媽一家人,還是帶著口罩就出勤,讓里長看了相當感動。 廖媽媽說以前他們在打掃,尤其過年期間,因為市場人潮太多、生意太好,環保志工相對不多,所以市場看起來很髒亂,垃圾也很多,而現在的志工大部分都是在市場做生意,大家也都希望環境能夠乾淨,所以大家都很主動的做好環境整潔。王里長也很常利用廣播,請攤商們順手把環境整理乾淨,里長也常跟志工們說,出來做環保志工,希望大家開心服務,不要計較事情多少,市場環境是大家做生意共有的,有乾淨的環境,逛市場的民眾才會舒服,大家要一起愛惜,現在大同里共有80-100位環保志工,每天都將市場內的攤位、街道,維持得相當整潔。 廖大哥說,看到市場環境慢慢變好,表示他能為這個社會及環境做一份貢獻,這樣就很開心了,不會去要求什麼好處或福利。太太麗文也在旁邊說:「現在的環保志工都很熱心,大家一邊打掃環境,一邊聊天閒話家常,歡笑聲從不間...

【楊梅區】周宗基、桂英姐

今年71歲的周宗基與相差一歲的太太何桂英,兩位都是加入環保志工已12年的資深志工,夫妻倆在數十年前,曾遭遇里內的垃圾大戰,周宗基第一時間即為自己居住的家園環境挺身而出,親自清理瑞塘里當時又髒又臭的垃圾包,也包括無人居住的外圍空地、私人土地以及里內邊緣走道與草叢中堆積的垃圾等,夫妻倆人每天至少付出約4小時,持續清除了數年,直到清完為止。周大哥體重也因此減了20公斤左右,他建議當時的里長招募志工一起打掃家園,周大哥說:「我可以拿自己的積蓄購買所有的清掃工具,這些花費我來出錢沒關係,希望藉此號召到更多志工人力,讓髒亂的環境能快點恢復整潔」。 周大哥夫婦以前從事營造業,太太桂英是個非常棒的老闆娘,也是優秀賢內助,她40歲開始學電腦,利用電腦記開銷、收帳,紀錄工程進度、材料等等,她說由於自己說話不標準,不能用注音法打字,於是她就學倉頡輸入法,這樣就可以背部首、記鍵盤位置,打出正確的字。當時工地的工人們,也不用委屈的吃便當,桂英姐每天會上市場去採買各項食材,親自下廚做中餐給大家吃,因此也訓練出快速又精湛的廚藝,為在營造業工作繁重的周大哥分憂解勞,現在也可以在關懷據點煮給民眾吃。 桂英姐回憶當初與先生一起加入環保志工時,會去除草或拔草,曾被不知情的人問說「這樣一個月有多少錢」?聽到這樣的質疑,的確很生氣,原來志工在很多人眼中,是有收取報酬的?但時過境遷後,大家也看見環保志工的付出與努力,因此,本來道德觀念不強的人,便開始要求自己不能製造垃圾,影響市容,瑞塘里經過髒亂時期到現在的乾淨整潔、周邊生活機能完善、里民間互助合作等等,歸功於里長王興福,他有顆熱情服務的心,環保志工隊與守望相助隊的運作,他皆委託讓周大哥去管理,授權他當隊長,但若遇到一切的疑難雜症或須與市府、公所間往來行政流程等等,王里長會親自解決,他與周大哥的合作,可說是相得益彰。 周大哥個性既老實又認真,環保志工隊在他的安排下,每月兩次出勤打掃,總是把各巷道掃得乾乾淨淨,夏天時,他也自備滅蚊噴霧機,做全里的消毒工作;防疫期間,他一樣的自備漂白水,在全里消毒。這兩天遇到颱風季節,他也將之前存放的沙包重新裝袋,進行整理,做好防颱準備,許久未用的抽水機具也重新待命,以備不時之需,瑞塘里有周大哥夫婦這樣盡責的小隊長,任勞任怨為里民把關環境整潔,可說是里內最棒的模範志工。

【桃園區】徐垂賓家族

今天去拜訪一家人,他們全家人都是志工,訪視的前幾天,徐爸爸才去領取志工最高榮譽【志願服務家庭暨志工終身奉獻獎】的大獎,徐家人當志工的起源是從徐媽媽開始,因為小兒子徐哲民上了國中,所以想要陪伴兒子上學,所以就去當任學校的導護志工,一做就是做20年,而當初徐爸爸是很反對加入志工行列,因為當時認為又不是吃飽太閒沒事做,而且當志工又沒有錢可以拿,沒事幹麻去當志工,直到有一年徐媽媽在學校的志工招募內,偷偷將徐爸爸的名字寫上園藝組志工,徐爸爸才”被迫”擔任志工,徐爸爸笑著說就像強迫中頭獎,從此開啟他的志工的旅程。 徐爸爸一開始接觸學校的園藝志工,就帶著2個兒子一起將學校外圍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開始種起美麗的花朵與植物,2個兒子也說,剛開始種的時候,每天都要去澆水,直到現在花草都已經長大不太需要照顧,現在就是定時去修剪就可以了!!現在他們的目標是在校園外種滿櫻花,讓學校外面變成櫻花大道網紅打卡景點。而里長也看到學校外牆的改變,所以就邀請了徐爸爸一家人加入環保志工,在徐爸爸和媽媽的身教下,2個兒子也都很自然的加入志工的行列,大兒子徐哲璿說,因為我們家都是同進同出,所以要去任何地方都是一起出門,那做志工當然也是一起行動。 徐媽媽說以前做志工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不好聽的話,認為一定是里長有給錢,但是她都不放在心上,徐媽媽說:「心存善念,一定會有福報!!」,大兒子哲璿說現在很多人做志工都是帶有目的性,我們家就是很單純做志工,不會去計較!!小兒子哲民也說,其實現在很多長輩看到他們年輕人出來幫忙掃地做志工,都會鼓勵和誇讚他們,他覺得這樣就很好了!! 徐爸爸在做志工這幾年,也養成捐血的習慣,全家人每2個星期固定會去捐血,或許是有在付出行善,徐爸爸多年前發生幾次車禍,有一次車都撞到報廢,人卻沒有受到嚴重傷害,徐爸爸笑說:多付出一定會有福報,徐家人也在誠聖宮當志工,或許冥冥之中,神明有保佑。 現在全家就徐爸爸做志工最上心,因為徐爸爸說要做就要認真做,做最好的!!徐媽媽說:「以前最反對,現在最愛做」。在訪視的過程中,家裡牆上的行事曆滿滿都是做工志的行程,包含環保志工、校園志工、誠聖宮志工…等,徐爸爸驕傲的說這附近的志工他都有參加啦!! 對於現在年輕人要參加志工的行列,徐家人表示環保志工真的是所有志工的「入門款」,因為只要出來掃地,又不用做其他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走出戶外,出來掃地運動也可以認識其他環...

【觀音區】塔腳里-陳義平、陳張玉枝

觀音區塔腳里-陳義平、陳張玉枝 住在觀音區塔腳里的陳義平及陳張玉枝夫妻檔,在郭里長口中,他們夫妻是塔腳里的「寶」,從101年陳大哥就加入了塔腳里祥和志工隊,那時張大姐也在廟裡當志工,在當時都沒有任何的資源下,陳大哥出錢又出力,努力維持祥和志工隊的運作,憑藉者一雙巧手,里上的水電木工通通一手包辦,好像沒有甚麼事情可以難倒他。 在104年後塔腳里就成立了環保志工小隊,張大姐也在這時一起加入,每次環保志工出勤都可以看到兩夫妻同進同出,在郭里長口中,一般的清掃作業就不用說了,反而是沒有人要做的事,陳大哥都搶著做,那種最累最髒的活,都會看到陳大哥的身影,而陳大哥則害羞的說,因為里長都親自下去做了,他當然也要下去,可以看出陳大哥和郭里長相互的默契。因為塔腳里是鄉下地方,產業道路和小路很多,兩夫妻沒事就會騎車到處走走,看到有人亂丟垃圾就會主動撿起分類,張大姐說我們做志工不是只是兩個星期出勤才會打掃,平日就會出去走走看看,做志工不是為了任何的福利或是獎勵,做志工是不求回報的,而且看到鄉里的環境乾淨,他們的心裡也很開心,尤其是鄉下地方,人情味濃,街坊鄰居都很好,加入志工隊後大家感情更好,每次出勤都是50~60人,好熱鬧!! 在受訪的過程中,我們才知道陳大哥也是觀音區的環境教育種子講師,里上很多裝置藝術都是陳大哥利用廢棄物製作,包含利用浮球作的藝術品,廢棄輪胎的做出美麗的孔雀和天鵝,舊衣服做成的拼布,還有里上的「藝閣車」更是出至陳大哥的巧手,今年更是做出主題「奔月」的塔腳號,將代表觀音區到市府參加展覽,張大姐都笑說她老公鬼頭鬼腦,很多想法想到什麼就會去做,陳大哥不太會說話,在環保志工隊總是跟里長一起以身作則的付出,但是在說到他的作品時,他就會很開心的一一介紹說明,利用許多廢棄物做出來的東西也在塔腳里上大受好評,害羞的陳大哥都是默默地聽著張大姐在說,讓我感覺就像對於環保志工的情感一樣,默默地做就對了!! 對於未來陳大哥和張大姐也希望能更多的年輕人可以一起參加環保志工這個大家庭,為了自己居住的地方環境盡一份力,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龍潭區】龍祥里-賴昌富、賴鍾秀珠、賴月嬌

龍潭區龍祥里-賴昌富、賴鍾秀珠、賴月嬌 龍祥里環保志工隊於民國100年成立,志工隊內有賴姓一家人都是環保志工,包含賴月嬌夫婦與92歲的父親賴昌富、84歲的母親賴鍾秀珠。志工隊成立時,賴家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加入志工隊,月嬌說:「那時爸爸媽媽還在務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後來爸媽年老退休,為了讓老人家持續維持運動的習慣,所以建議爸媽一起去做環保志工」,不但可以勞動健身,還能為鄉里社區盡一份力,即使父母親已偏高齡,竟也毫不思索便答應做環保志工,至今也有12年了,這些時間以來,老人家不但不覺辛苦也不計較付出,還覺得當環保志工很開心,這個精神十分可貴。 月嬌的父親,也是環保志工的賴昌富先生,每個月最期待掃地的時間與志工們相聚,可邊撿垃圾邊話家常,彼此連絡感情,他覺得最開心。母親鍾秀珠說:「撿垃圾時,還會撿到寶特瓶、鋁罐、便當盒以及家用垃圾包等,經常有狗狗在固定公共場所大小便,主人並沒隨手清理,造成髒亂臭味,這就是缺乏公德心的結果,這也是志工們去清理」。月嬌說:「10年前他們當志工掃地,還有里民問她撿一天垃圾可以領多少錢?」月嬌即使有解釋,但對方還是不相信,所以當時她內心多少受到被誤解的挫折。當然,現在很多行業開始有志工,也不易再被誤解,若仍有不了解的人,她建議來體驗一下當志工的感覺,保證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龍祥里一直以來都維持40位環保志工,里長彭春蘭說,她不隨意增加人數,每個月掃街都會分組與各自負責的區域,就算颳風下雨也照樣出勤,里內的環境與道路,因為有環保志工們的打掃,讓大家擁有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月嬌也邀請先生一同加入環保志工,夫妻倆常攜手去撿垃圾、掃地,目前已經當阿嬤的月嬌,日後也會建議兒子加入志工行列,維持居住家園整潔。

【平鎮區】雙連里-鍾福圳、許美華

平鎮區雙連里-鍾福圳、許美華 鍾福圳夫婦進入環保志工的初衷,是因為兩個兒子從小便是「聽損兒」,那時常因為需要四處奔波求醫,也是在那時受到聽損協會裡的志工幫助,心裡滿是感激,於是對於「做志工」可以幫助不認識的人這件事,他們夫妻就抱持著「以後也要當志工」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回饋有需要幫助的人。 因為小孩身體的因素,所以他們年輕時,就在家裡幫別人做針織布代工,自己接單,希望能有多一點時間陪伴小孩。後來認識當時的里長,鍾大哥先加入了社區巡守隊,他晚上去協助巡守巡邏時,太太美華姐就在家裡陪伴小朋友,後來他從巡守隊轉到環保志工,也受到太太一路支持,美華姐說:「先生的個性就是很雞婆,所以才讓他去參加巡守隊」。直到後來小孩逐漸長大,她才隨著先生一起加入環保志工隊。 受訪時,鍾大哥提到一開始出去外面打掃清潔,常常被別人說是在作秀,聽到的當下真的很生氣,可是他也不想反駁,所以就一直打掃,掃到最後大家才對他們改觀,知道志工們都是真心在為這個環境付出。做環保志工期間,他覺得最有成就的,就是位於雙連坡碉堡公園的樹木,那裡原本是廢棄營區的土地,已經閒置20餘年且雜草叢生,後來里長請市府與軍方協調,保留碉堡做為地景並開闢公園,他們與其他志工就開始種樹,包含櫻花樹、黃金風鈴木…等,現在公園的樹木都是從小樹苗開始種,長到現在比人還要高,美華姐笑著說:「想當年,那時候大家還要排班去提水、澆樹」。 現在鍾大哥在環保志工小隊擔任的是機動小隊,像是颱風天樹木倒塌就要去協助清除;遇到豪大雨也要幫忙清水溝,拿抽水機抽水,都是為了不讓颱風影響到家園的安全。說到當志工的收穫,太太美華姐因為加入環保志工而認識很多朋友、在關懷據點也學到以前不會煮的料理,而鍾大哥也學到了木工、油漆…等等,現在里上的關懷據點,也就是他們這群環保志工慢慢整理起來的,在疫情爆發時,鍾大哥請里長去購買消毒機,協助執行里上的消毒作業,他說:「也算是桃園第一個進行戶外消毒的里」,因為里長總是自己掏錢去購買相關設備,所以志工們就更認真的打掃,回饋里長的用心。 訪談的時候,夫妻倆的樂觀開朗感染了我們,感受到他們很愛環保志工的工作,他笑說環保志工才是他們的本業,家庭代工的工作快變成副業了。鍾大哥還問環保志工有沒有年紀限制?因為他很怕一旦年紀到了,就不能做環保志工!最後,請教他對於未來想加入環保志工的人有沒有什麼建議?畢竟當環保志工也算辛苦的工作,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