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桃園區】徐垂賓家族

今天去拜訪一家人,他們全家人都是志工,訪視的前幾天,徐爸爸才去領取志工最高榮譽【志願服務家庭暨志工終身奉獻獎】的大獎,徐家人當志工的起源是從徐媽媽開始,因為小兒子徐哲民上了國中,所以想要陪伴兒子上學,所以就去當任學校的導護志工,一做就是做20年,而當初徐爸爸是很反對加入志工行列,因為當時認為又不是吃飽太閒沒事做,而且當志工又沒有錢可以拿,沒事幹麻去當志工,直到有一年徐媽媽在學校的志工招募內,偷偷將徐爸爸的名字寫上園藝組志工,徐爸爸才”被迫”擔任志工,徐爸爸笑著說就像強迫中頭獎,從此開啟他的志工的旅程。

徐爸爸一開始接觸學校的園藝志工,就帶著2個兒子一起將學校外圍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開始種起美麗的花朵與植物,2個兒子也說,剛開始種的時候,每天都要去澆水,直到現在花草都已經長大不太需要照顧,現在就是定時去修剪就可以了!!現在他們的目標是在校園外種滿櫻花,讓學校外面變成櫻花大道網紅打卡景點。而里長也看到學校外牆的改變,所以就邀請了徐爸爸一家人加入環保志工,在徐爸爸和媽媽的身教下,2個兒子也都很自然的加入志工的行列,大兒子徐哲璿說,因為我們家都是同進同出,所以要去任何地方都是一起出門,那做志工當然也是一起行動。

徐媽媽說以前做志工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不好聽的話,認為一定是里長有給錢,但是她都不放在心上,徐媽媽說:「心存善念,一定會有福報!!」,大兒子哲璿說現在很多人做志工都是帶有目的性,我們家就是很單純做志工,不會去計較!!小兒子哲民也說,其實現在很多長輩看到他們年輕人出來幫忙掃地做志工,都會鼓勵和誇讚他們,他覺得這樣就很好了!!

徐爸爸在做志工這幾年,也養成捐血的習慣,全家人每2個星期固定會去捐血,或許是有在付出行善,徐爸爸多年前發生幾次車禍,有一次車都撞到報廢,人卻沒有受到嚴重傷害,徐爸爸笑說:多付出一定會有福報,徐家人也在誠聖宮當志工,或許冥冥之中,神明有保佑。

現在全家就徐爸爸做志工最上心,因為徐爸爸說要做就要認真做,做最好的!!徐媽媽說:「以前最反對,現在最愛做」。在訪視的過程中,家裡牆上的行事曆滿滿都是做工志的行程,包含環保志工、校園志工、誠聖宮志工…等,徐爸爸驕傲的說這附近的志工他都有參加啦!!

對於現在年輕人要參加志工的行列,徐家人表示環保志工真的是所有志工的「入門款」,因為只要出來掃地,又不用做其他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走出戶外,出來掃地運動也可以認識其他環保志工,現在徐媽媽在家裡開設美髮院,每次跟客人閒聊時,都會邀請客人來參加環保志工的行列!!在他們家身上看到滿滿的志工活力,就像兩個兒子說的,我們家不是出去做志工,就是去做志工的路上。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龜山區】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市龜山區福源里,位於城市與山林交界的樞紐地段,是一處兼具歷史記憶與自然資源的社區。福源里原為「兔坑村」的一部分,因地廣人多,於民國87年正式分村獨立。這裡的地勢起伏有致,包含大同路356巷、湖山街、綠野街、河濱步道、福源街及福源山步道等地標,形成一個結合人文與自然景觀的多元地貌社區。特別是福源山步道,早期,這條步道是兔仔坑通往鶯歌的重要山徑,曾因荒廢而漸被遺忘。然而,透過地方居民與志工的共同努力,逐步重現舊日風貌,成為今日廣受歡迎的綠色步道。 在福源里深耕多年的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自民國91年成立以來,至今已邁入第22個年頭。由現任隊長顏福來帶領,這支小隊肩負起維護社區環境清潔與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責大任。目前隊上共有40位志工,其中年齡最長者為79歲,最年輕的則為36歲,整體平均年齡為66歲,展現出「長青與傳承並重」的精神。令人敬佩的是,當中有28位志工服勤超過10年以上,長年持續不懈地貢獻時間與心力,可謂是福源里的環保中堅力量,小隊平均每月約有35位志工出勤,每次服務時間長達4小時,這就是福源里能維持清潔與宜居環境的關鍵,用實際行動詮釋「在地守護者」的角色。 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能有今天的規模與成就,背後最大的推手,正是現任隊長顏福來。身為福源里的見證者,顏隊長親身經歷了社區從「兔坑村」到「福源里」的轉變。他回憶道,當年剛成立時,福源里環境惡劣,工廠林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居民對生活品質普遍失望。正因如此,顏福來決定挺身而出,召集志工伙伴,他們捲起袖子,從除草、整地、鋪路、種植,到建設涼亭與觀景台,幾乎全靠人力一點一滴完成一起動手改變家園。隊長顏福來表示:「環境清潔做得好,身體健康免煩惱。」這不僅是他對志工夥伴的勉勵,更是福源里整體環保文化的縮影。而這一切,皆來自環保志工的無私與堅持。他們讓這條步道不再只是通往山林的道路,而是一條通往人心、通往永續未來的希望之路。 福源里的經驗告訴我們,環境的轉變,並不需要浩大的工程,也不必仰賴龐大預算。只要有一群願意俯身做事的人,就能翻轉整個社區的面貌。福源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故事,是一段從荒煙蔓草走向綠意成蔭的歷程,更是一部由居民親筆書寫的環境運動紀實。走在福源山步道上,我們踩著的是他們親手鋪就的路,聞到的是他們種下的花木清香,看見的是他們堅持不懈的信念所開出的綠色之花。他們或許不是名人,也不會上新聞頭條,但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記...
【蘆竹】妍如姊志工生涯的開端,是自民國92年開始,參與南崁國小晨光媽媽及交通導護志工,本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持續在地方事務上熱情協助,於婦幼館完成基礎及特殊訓練後,加入環保志工的行列。當時普遍未建立垃圾不落地的環保觀念及習慣,社區總是有幾處髒亂點 污穢不堪,志工隊派員輪流站崗,勸導民眾愛護環境維持家園整潔,在志工隊鍥而不捨的努力下,打造社區成為一個清境舒適的家園。 自103年升格為桃園市後,五福村也成為中山里,擔任總幹事的妍如姊變的更加忙碌。本身還有工作的妍如姊,總在志工服務與工作間忙的不可開交,好加在妍如姊有位神隊友-全力支持她的先生,總是擔任她最強大的後盾,無論在志工服務或家庭事務上,都盡全力協助,讓妍如姊可以無後顧之憂,當位開心的志工! 妍如姊從事的是旅遊相關的工作,因此樂觀活潑是她的個性,在志工隊裡她總是能帶領大家一同參加很多活動,像是社區整體改造,將髒亂點改造成蔬果小公園,參加市府舉辦的志工群英會、績優里評比活動、濱海馬拉松啦啦隊環保道具製作比賽、低碳飲食料理等等。遇到挫折或是瓶頸的時候,樂觀的妍如姊總是先檢討自己,難過三分鐘,就再笑笑地前進,正向思考,就是妍如姊能在志工服務裡不斷前進的力量。 中山里環保志工小隊是個年輕的隊伍,里長黃淑芬提及,感謝這些年輕的里民願意投入社區服務的工作,在假日一早起床清掃,協助環境整潔,真的非常難能可貴。妍如姊也分享她的環保理念,節能減碳不單只是口號更應該實踐,藉由個人影響家庭、社區,讓環境更美好。節約能源愛護地球,物盡其用珍惜資源,才能留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生活! 回到首頁>  桃園市環保志工網站

【桃園區】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

桃園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桃園區為桃園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桃園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其中在桃園區的中聖里,環境非常優雅,是個高品質社區,這裡沒有流浪貓,只有里貓,而且眼睛看到的每個喵星人都非常福態,可見生活安逸與幸福。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成立至今已18年,在隊長崔美瑛的帶領下,小隊發展蓬勃,現有志工52人,其中服勤超過10年的資深志工達22人。除了專注於環境清潔與改善髒亂地點,志工們還在社區設立了有機菜圃,積極推動永續農耕。菜圃內配備雨水回收系統、好氧堆肥設施及環保酵素等資源再利用裝置,全面實踐綠色循環的理念。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積極舉辦多元活動,其中以聞名全國的跳蚤市場最具特色。小隊設立公益攤位與臉書團購平台,將所得盈餘用於為流浪貓進行結紮。過去十餘年來,致力推動街貓TNVR計畫(以結紮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成功營造出中聖里友善的動物保護氛圍,並在集會所設立了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 此外,里內八大社區均設置資源回收站,自95年起,透過申請環保署資收站改造美化經費,結合社區自籌款,逐步建構完整的綠色地圖。資收站外觀整潔美觀,已成為社區新景觀;內部分類清晰有序,顯著提升居民回收分類的意願,並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展現環保與社區發展的雙贏成果。 中聖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建國百年清淨家園「百大績優村里」殊榮及「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志工優等獎、「全國環保志(義)工環境知識大挑戰競賽冠軍」、「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銀級」獎的全國最高榮譽」、「資源回收暨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優等獎」…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最後,崔美瑛隊長與大家分享,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才是真正且永續的環保行為,我們依然會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去宣導相關的理念;但這樣的行為模式和觀念,其實早已經變成大家的生活習慣了,而這也是中聖里最大的特色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