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桃園區】環保志工業務承辦人

【桃園】桃園區有近80個環保志工隊,在各項業務表現上堪稱數一數二的優秀,這些亮眼成就最大幕後功臣,就是辛苦的四位承辦人,分別是曉萍、惠玲、國芝與盈旋。相信很多人不能理解,志工業務為何需要多人承辦,這表示,該業務內容多如牛毛,絕不是一兩位承辦人就能順利完成。因此,環保志工業務承辦人的工作量相當沉重,必須藉由多人分工合作,才能給志工夥伴們最有力、最及時的協助。

相當資深的曉萍與惠玲,擁有令人稱羨的亮眼外型,兩位從民國86年起,即一前一後進入清潔隊服務,最近幾年在志工領域發光發熱,統整全區79個環保志工隊,業務量繁重,但兩人的高情商與婉轉靈活的溝通技巧,總能讓志工隊不管在出席活動、參加比賽或配合新規定等方面,都能快速交出成績單。曉萍與惠玲平日就幫志工隊把關,即使扮黑臉,也要站在第一線阻擋可能因疏忽而發生的違規情事;志工隊常提出各類難題,她倆也在第一時間找到解決之道,長期下來,充分得到里長們的信任,讓桃園志工隊展現團隊合作的好成績。

曉萍在民國96年起接下環保志工業務,前後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完全了解環保志工業務項目,她呼籲要當志工的朋友,一定要把「環保志工基礎及特殊教育訓練課程」上完,從課程中了解做環保志工的意義,當志工是一枝草一點露的累積,不分年齡大小、不限職業背景,以服務人群為志向,不求回報,不計較時間體力的付出而滿心歡喜。曉萍說:我在清潔隊工作已有26年5個月多了,經歷資源回收分類員、稽查員、清掃員、環教志工及木工業務等不同業務,在各種角色中了解環保,進而落實環保,更力行環保,現在自己做環保志工,感到榮幸與驕傲,日後也會與大家共同努力,為桃園區營造乾淨的生活環境。

惠玲是相當熱火的活動主持人,無論是清潔隊或志工隊活動現場,常能見到她清晰的口條與大方的身影。她於民國88年進入清潔隊從事稽查員工作,接著在91年擔任總機,每天電話不下百通,尤其在過年前,民眾的詢問更達高峰。97年起,惠玲調任環保志工業務,從頭到尾摸索了將近一年半才了解全貌,每天忙的暈頭轉向,光是「志願服務法」就難以理清頭緒,加上每年至少舉辦一場次的志工教育訓練培訓、志工隊學習觀摩研習、千人大會師、淨溪、培訓環保小尖兵、志工嘉年華等大小型活動,都只能說是基本份內的工作。目前,光是桃園區的環保志工即達5,100人左右,自擔任環保志工承辦人後,對環境教育、節能減碳的看法都改變了,也深切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義與樂趣,不管再忙再累,都覺得很驕傲!   

國芝在民國108年時進入桃園區環教暨木工行政,目前主辦各里環保志工衛福部系統服勤時數登錄、彙整列印、環保志工加退保險及意外險出險等相關業務。國芝個性細心沉靜,在工作上細膩用心,工作忙碌之餘,喜歡音樂、看書、看電影、爬山,也喜歡旅行與園藝植栽。國芝說,桃園區有5000多名志工,時數登錄這部份是一大工程,加上這業務也關係到每年的志工補助與考核成績,讓細心的國芝不得不格外謹慎,務必求正確。

盈旋於民國106年轉到環保志工業務,但她早在民國96年時,便完成志工訓練(基礎訓與特殊訓),成為桃園區朝陽里環保志工的一員,當志工的10年期間,除了固定打掃環境,也配合志工隊的相關活動,例如志工嘉年華、健走等等。直到實際參與志工業務後,才知道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幸好最有壓力的時期已經撐過去,未來,期望自己在志工業務上依舊保持熱情,繼續學習各項業務並認真協助業務推展。

(特別感謝本市桃園區環保志工承辦人:隊員范曉萍、顧惠玲、柳國芝、黃盈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園區】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

圳頭里的名稱確實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這個名稱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舊名「圳股頭」,而地名則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六年(1728年)。當時,漳州府龍溪縣的一位叫做郭光天的人奉清廷的命令率領一百零六人來到臺灣開墾。他們在舊大園國中南邊的新街溪引水灌溉,建立了這個聚落。因為這個聚落建立在引水渠頭的位置,因此得名「圳股頭」。後來民國103年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今天的大園區圳頭里。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民國93年8月成立的社區環保志工隊。在這過去的20年中,該志工小隊已經成為當地社區環保的重要力量。在卓榮騰隊長的帶領下,小隊的志工人數已達到63人之多。令人驚訝的是,志工的年齡範圍非常廣泛,從最年長的76歲到最年輕的25歲,這顯示了這個志工小隊的特別多元和包容性。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的服勤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圳頭里的上街道和公共區域。他們的工作包括公園綠美化、植樹養護,以及社區和軍史公園公廁的認養維護工作。此外,他們也負責空氣品質淨化區的認養工作,以及桃樂資收站的資收換好禮服務。除了實際的環保工作外,他們還積極推廣綠色消費和綠色採購觀念。為了確保服務的持續性,他們每周六和日都有固定的出勤時間,都是為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卓榮騰隊長的領導下,環保志工小隊更是在里上積極執行資源回收、綠美化和拆除違規小廣告,使得圳頭里的街道與電線杆都保持乾乾淨淨,另外環保志工們也會不定時參與淨灘服務,圳頭里的軍史公園旁更是紅樹林濕地復育區,多虧了志工們努力的維護環境,使得這片土地的生態豐富且多彩,因為代表濕地復育相當成功,這充分顯示環保志工們的奉獻精神和對環境的關注,特別感謝志工們守護我們的家園。     圳頭里環保志工小隊參與許多競賽獲得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特優」、「桃園市環保寺廟認證評鑑銀牌獎」、「桃園市大園區智慧節電村里評比第一名」、「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村里評鑑銅牌獎」、「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優等」、「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桃園市環保暨資源回收業務評鑑金牌」、「桃園市資源回收業務評鑑金牌」、「桃園市綠色團購推廣工作評鑑金牌」、「環境永續及綠色消費環保團購站績優團購銷售金牌」、…等等,這些肯定彰顯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

【觀音區】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樹林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樹林仔庄」,是臺灣桃園市觀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樹林里、富林里不含東北端及東南端。後來103年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今天的觀音區樹林里,樹林里屬於農村混合工業區型的社區,位在觀音工業區內。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於民國99年10月成立的,他們在過去的13年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樹林里環保志工隊在劉莉卉隊長帶領下,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努力改善社區的環境,每個街道都有志工打掃的身影。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他們也毫不畏懼地投入工作,一次又一次完成社區營造的計畫案。尤其在七、八月暑假時,毒辣的太陽真讓人煎熬,每天都用汗水換取社區的美好,這種毅力和奉獻精神令人敬佩。志工們說:「看到社區變得乾淨,聽到社區居民稱讚的聲音,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確實是社區的環保楷模,他們在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和廚餘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有效地降低了垃圾產量。此外,志工們還通過將菜葉和水果殘渣投入堆肥區,製作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增加了瓜果的產量,提供社區關懷聚點使用。     該里志工隊每月固定2次出勤,出勤時數超過300小時,這種奉獻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為環境保護和社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還結合企業社會資源連結外藉勞工,進行環境清理整頓及清除髒亂點工作,也啟發讓更多外藉人士投入到環保活動中,目前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服勤超過10年就高達24位,感謝他們多年來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     樹林里環保志工小隊表現也非常亮眼,獲得許多佳績,包含榮獲「桃園市績優環保志工隊績優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環境清潔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特優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甲等獎」、「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小隊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評比競賽優等獎」、「桃園市績優低碳鄰里銅牌獎」、「桃園市環保志工群英會-資源分類王優等獎」…等等,他們的努力和貢獻值得我們永遠的讚揚和尊重。     劉莉卉隊長回想起,由最初的被動、虛應故事心態,原因是不了解志工服務精神,又有點放不下身段,但經過不斷的上課,和社區幹部開導帶領下逐漸適應,在這13年裡辦理了大大小小的活動、各項競賽及評比,榮獲各種奬項及...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蘆竹區營盤里-黃春華、林慧子 營盤里目前有2000多戶人口6000多人,面積範圍大,有綠九公園、長青路整條、最遠到營盤古道,最久以前還包含山上的土地公,現在重新劃分範圍,就不再包括那一處。營盤里環保志工隊人數約62人,目前有五對夫妻檔都在隊上服務,春華與慧子夫妻便是其中一對。環保志工小隊每兩周固定分組出去掃地、清潔環境,從不延期,不論颳風下雨或寒流來,都照樣出勤,充滿奉獻精神,里長黃秀鳳說:「當環保志工很辛苦,像我們有個綠九公園內的樹,到了換葉季節很容易掉葉,所以志工們掃落葉就掃的非常辛苦,也因為落葉被風吹到馬路上,怕影響安全,所以志工們一定要將落葉掃的非常乾淨…」。 慧子雖然還沒退休,但當志工很久了,一開始是從慈濟進入志工領域,接著也有去關懷據點幫忙,她說當時也想要去掃地,但不怎麼加入,約10多年前,在慈濟場合遇到前環保志工小隊長王榮添,王知道她的想法後,邀請她加入環保志工隊,於是她就這麼做了環保志工,她記得當時仍在工廠上大夜班,每每到了周六一大清早,志工們要集合掃地的時間,她周五晚上就會跟工廠請假,周六一早準時跟志工夥伴們一起出勤掃地。 慧子的先生春華一直以來都是慈濟志工,與太太的理念相仿,投入志工後,他說做志工最重要的是一顆心,只要有時間,哪邊有需要就會去做,不是看到有回饋才做。以他熟悉的骨髓幹細胞領域來說,他建議健康的人可以先抽血做骨髓建檔,條件為滿18-46歲,身體健康沒有癌症即可先去抽血,之後讓有需要移植骨髓的人可以從資料庫配對。至於其他志工種類,例如關懷據點志工、廟口(五福宮)巡守隊志工、衛生所志工等等,都可以利用有空的時間再去做。 春華與慧子夫妻平日閒暇之餘化身城市無毒農夫,栽種蔬菜自給自足,拒絕使用農藥與除草劑,多收成的蔬菜也會與好友、鄰居共享,春華將退休生活安排的充實又開心,志工工作實踐了青年10大守則「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諦。曾經很多人以為當志工都能享受很好的福利,但老實說,當志工奉獻的時間體力更勝於所謂的福利,如果每個人都能將寶貴的時間那來做社會服務,那環境就會更整潔,社會就會更有愛。慧子說:『我們做關懷據點的時候,也會有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等,社會的角落需要一點愛、一點關心,我們多付出,不要計較,也不管別人怎們想,就會有多一點能量,讓社會(社區)更好』。 營盤里長黃秀鳳也說,很感謝夫妻倆對里內環境的幫助,由於他倆的優秀、責任心、注意細節,經...